夜静听道友董舒隐弹李陵思汉因赋长歌以写其当时之意云呈傅初庵
元 · 陈宜甫
幽人南来弹玉琴,泠泠一曲悲南音。
况作李陵思汉调,使我夜听忧难禁。
将军虽云去已久,得君为写千古艰难心。
初撚指下才轻举,黄金殿上闻天语。
将军肯行天子许,战胜良功立须取。
大弦忽变轩昂声,指挥剑客真奇兵。
倏然百骑合争战,乱箭如雨强弓鸣。
小弦喑呜复抑郁,不觉计穷力应屈。
微臣虑远深自谋,莫逆帝心果安出。
须臾声答雁声长,雁来无书徒忆乡。
孤忠空照日耿耿,惭愧强谢苏中郎。
续续泛音转迢递,遥望长空几千里。
高台挥泪落斜阳,望断汉宫五云起。
司马忠言犹且疑,臣心只愿苍旻知。
臣虽不归筑台在,后人或为臣伤悲。
我为听琴哀此意,何况飘蓬沙漠地。
几年屡过将军台,云淡霜寒草憔悴。
今宵听君弹此曲,喜为将军鸣不平。
曲终夜长万籁静,使我归兴欲恋岩上松风清。
况作李陵思汉调,使我夜听忧难禁。
将军虽云去已久,得君为写千古艰难心。
初撚指下才轻举,黄金殿上闻天语。
将军肯行天子许,战胜良功立须取。
大弦忽变轩昂声,指挥剑客真奇兵。
倏然百骑合争战,乱箭如雨强弓鸣。
小弦喑呜复抑郁,不觉计穷力应屈。
微臣虑远深自谋,莫逆帝心果安出。
须臾声答雁声长,雁来无书徒忆乡。
孤忠空照日耿耿,惭愧强谢苏中郎。
续续泛音转迢递,遥望长空几千里。
高台挥泪落斜阳,望断汉宫五云起。
司马忠言犹且疑,臣心只愿苍旻知。
臣虽不归筑台在,后人或为臣伤悲。
我为听琴哀此意,何况飘蓬沙漠地。
几年屡过将军台,云淡霜寒草憔悴。
今宵听君弹此曲,喜为将军鸣不平。
曲终夜长万籁静,使我归兴欲恋岩上松风清。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宜甫的《夜静听道友董舒隐弹李陵思汉因赋长歌以写其当时之意云呈傅初庵》描绘了一幅深夜听琴的动人画面。诗人通过幽人弹奏的“南音”,尤其是李陵思汉的调子,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感慨。琴声由轻柔转为激昂,仿佛再现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随后又转为压抑,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诗人借李陵之名,表达了对忠诚无报的感慨,以及对皇帝是否理解的疑虑。
在音乐的高潮部分,诗人的情绪也达到顶点,他听到雁鸣,想到故乡和无尽的思念,感到孤忠无处寄托。接着,琴声渐远,如同遥望远方的天空,诗人的心境变得深远而寂寥。他期待自己的忠心能被苍天知晓,即使身在沙漠,仍坚守信念。
最后,诗人被琴声打动,感同身受,不仅为董舒隐的遭遇鸣不平,也为自己漂泊生涯中的相似情感共鸣。整首诗以琴声收束,夜晚的宁静与松风的清冷,更增添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