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边陲
峰头泻玉冰川动,天际横枝雁阵来。
不悔移家居岭表,也曾为国戍轮台。
黄沙尽处胡杨绿,知是先人几辈栽?
词语解释
边门的意思:◎ 边门 biānmén(1) [side door]∶构筑物的旁门或主要大门的副门(2) [wicket gate]∶次要的小门,用它以免开大门...
冰川的意思:[释义](名)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等变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地面倾斜方向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也叫冰河。 [构成]偏正式:冰(川...
峰头的意思:1.亦作"峰头"。 2.峰顶。...
寒光的意思:◎ 寒光 hánguāng[chilling]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胡杨的意思: 胡杨,又称胡桐,为杨柳科落叶乔木。生长在沙漠的,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且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相媲美。它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地区,新疆库车千佛洞、甘肃敦煌铁匠沟、山西平隆等地;如今,除了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两岸还可见到少量的胡杨外,中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都蜷缩于新疆,而其...
家居的意思:◎ 家居 jiājū[stay idle at home;live idle at home] 在家居住,旧时多指没有职业在家闲住...
九边的意思:本谓 明 代设在北方的九个边防重镇,后为边境的泛称。《明史·兵志三》:“初设 辽东 、 宣府 、 大同 、 延绥 四镇,继设 寧夏 、 甘肃 、 蓟州 三镇,而 太原 总兵治 偏头 , 三边 制府驻 固原 ,亦称二镇,是为九边。”《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戈戟九边雄絶塞,衣冠万国仰垂衣。” 清 龚自珍 《御试安边绥远疏》:“虽有长驾远驭之君,乘兵力之盛,凿空开边;一旦不能有,则议者纷纷请弃地,或退保九边已耳。” 李光 《河山四律》:“将帅凋零鼙鼓动,四郊壁垒九边烽。”...
岭表的意思:岭外。《晋书·滕脩传》:“ 广州 部曲督 郭马 等为乱, 皓 以 脩 宿有威惠,为 岭 表所伏,以为使持节都督 广州 军事、镇南将军、 广州 牧以讨之。” 南朝 宋 陆徽 《荐朱万嗣表》:“搏 岭 表之清风,负宇冰之洁望。” 清 赵翼 《岳忠武墓》诗:“全家簿録赴 岭 表,仅有狱卒潜瘞尸。”...
轮台的意思:◎ 轮台 Lúntái[Lun tai] 古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
门户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门(总称)。 (2) (名)比喻出入必经的要地。 (3) (名)派别。 (4) (名)门第。 [构成]并列式:门+户 [例句]门户紧闭。(作主语)塘沽新港是北京东通海洋的门户。(作宾语)...
天际的意思:[释义](名)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构成]偏正式:天(际 [同音]天纪...
为国的意思:治国。《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 邢昺 疏:“为,犹治也。”《战国策·秦策三》:“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管子·国蓄》:“凡将为国,不通於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 清 姚康 《<嵞山集>序》:“顾 楚 之为国, 唐 之为天下,当其时皆何如?”...
先人的意思:◎ 先人 xiānrén(1) [ancestor]∶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2) [my late father]∶专指已故的父亲辱王之先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先人还家。——宋· 王安石《伤仲永》...
雁阵的意思:◎ 雁阵 yànzhèn[formation of flying swan goose] 群雁飞行时排列整齐的行列队形只缘花底莺鸣巧,致令天边雁阵分。——《歧路灯》...
也曾的意思:曾经。 唐 元稹 《赠崔元儒》诗:“最爱轻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西游记》第八八回:“虽不曾重报师恩,却也曾渡水登山,竭尽心力。”《说岳全传》第四十回:“太太先前也曾请箇饱学先生,教他读书。”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这口宝剑,末将也曾听说,确是一口好剑。”...
移家的意思:搬家;迁移住地。 唐 白居易 《移家》诗:“移家入新宅,罢郡有餘貲。” 宋 姜夔 《鹧鸪天》词:“移家径入 蓝田县 ,急急船头打鼓催。” 清 阎尔梅 《山中答友人》诗:“中原离乱岁云徂,日日移家家渐无。”...
应时的意思:◎ 应时 yìngshí(1) [in season;seasonable]∶合于时令的应时小菜(2) [at once;immediately]∶立时;立刻;马上车子一歪,应时他就摔了下来...
玉冰的意思:(1).玉和冰。比喻洁白。 宋 黄庭坚 《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诗:“眼如霜鶻齿玉冰,拥书环坐爱窗明。” 宋 杨万里 《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笺》诗之一:“公子平生无长物,几研生涯敌玉冰。”(2).比喻清澈的水。 唐 常建 《古意》诗:“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轆轤青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