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惜别赠子中昆仲二首(其一)赏析

惜别赠子中昆仲二首(其一)

宋 · 张耒
寒云崩腾不成雪,北风吹窗灯半灭。
病来废饮卧无眠,一夜吟诗声不绝。
南城三俊生契阔,想对寒炉掉吟舌。
留行一日谁有情,慰我与君千里别。
道长尘土疲马愁,岁晚风霜敝裘裂。
人生何用读书史,文字未补囊中阙。
驱驰所幸一饱耳,士而谋食愧前哲。
何能天独啬吾曹,自应所学为之孽。
虽然此事予不悔,昔学固知今日拙。
欲持琬琰易羊皮,玩之已久安能辍。
万端毕竟有天命,计较何须论琐屑。
劳歌无和坐达明,晓鼓鼕鼕堕残月。

注释

崩腾:形容云层翻滚。
北风:冬季的寒风。
废饮:停止饮酒。
吟诗:作诗或朗诵诗歌。
契阔:久别重逢,相聚。
寒炉:冬日里的火炉。
囊中阙:心中的空缺或不足。
驱驰:奔波劳碌。
玩之已久:长时间沉浸于某事。
万端:各种情况或命运。
晓鼓:清晨的战鼓或报时的鼓声。

翻译

寒冷的乌云翻腾却未能化作雪花,北风吹过窗户,灯火闪烁摇曳。
病痛缠身,我停止饮酒,无法入眠,整夜吟诵诗歌声音不断。
南城的才子们聚首,围炉畅谈,诗兴大发。
谁能停留一天,以示深情,陪伴我度过这千里离别之苦。
道路漫长,尘土飞扬,疲惫的马匹也感忧愁,寒冬时节,破旧的衣衫被风霜撕裂。
人生何必苦读经史,文字并不能填满我心中的空缺。
奔波劳碌只为一饱,我为谋生而惭愧,不如古人。
为何老天对我如此吝啬,这都是我学习不足带来的结果。
虽然如此,我不后悔过去的学习,那时就知道今日的不足。
我曾想用美玉交换羊皮纸,长久以来已习惯,怎能轻易放弃。
世事终究有天定,不必过于计较琐碎之事。
唱完送别的歌,无人应和,直到天明,晨鼓声中,残月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惜别赠子中昆仲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亲朋好友离别之情以及个人生活困顿和对读书求学无成的感慨。

诗人通过“寒云崩腾不成雪,北风吹窗灯半灭”开篇,营造出一个萧瑟冷清的冬夜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一种无法达成愿望的哀伤和冰冷感受。

接着,“病来废饮卧无眠,一夜吟诗声不绝”表明诗人因为生病而不能享用美酒佳肴,只能在漫长的夜晚中通过吟诵诗歌来慰藉自己,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里体现了诗人即使在困顿中也依然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南城三俊生契阔,想对寒炉掉吟舌”中的“南城三俊”可能是指某些才华横溢的人物,而“生契阔”则表达了诗人与这些人的情谊深厚,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相聚。这里流露出的是对于知音难求的感慨。

“留行一日谁有情,慰我与君千里别”则是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表达了留恋之情,希望能够多陪伴一日,以减轻彼此的心灵距离。

在“道长尘土疲马愁,岁晚风霜敝裘裂”中,诗人通过描写旅途中的艰辛和衣衫破烂,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困顿,以及随着时间流逝,对未来所持的忧虑。

“人生何用读书史,文字未补囊中阙”则是诗人对于自己长年攻读却无功成效的感慨。这里的“囊中阙”形象地表达了知识和学问如同积累在囊中的财富,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发挥作用。

“驱驰所幸一饱耳,士而谋食愧前哲”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不能像古代的贤者那样追求高尚理想,只能为了生计奔波而感到羞愧。

“何能天独啬吾曹,自应所学为之孽”中的“啬”字有咀嚼、消化的意思,这里可能是诗人对自己学问未成的自责和反思,认为自己的学识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是一种宿命。

最后,“虽然此事予不悔,昔学固知今日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所做所学虽未有显著成就,但自己并不后悔,因为当时所学是出自真心。这里体现了一种对个人选择的坚持和肯定。

“欲持琬琰易羊皮,玩之已久安能辍”则是诗人表达了想要将自己的学问如同宝物一样珍惜,但这种愿望似乎因为种种外界因素而难以实现。这里的“玩之已久”也反映出诗人的执着与坚持。

“万端毕竟有天命,计较何须论琐屑”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成就的一种宿命观念,即认为一切都在天命中,有些事情不必过分斤斤计较。

整首诗最后两句,“劳歌无和坐达明,晓鼓鼕鼕堕残月”则是诗人通过自己的歌声和晨钟的敲响来表达对生活的无力感和对于时间流逝的哀伤。这里“劳歌无和”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心境,而“晓鼓鼕鼕堕残月”则是通过清晨寺庙的钟声和破碎的月光来增强这种情感的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生活困顿、学问无成以及离别之情的描绘,展现了个人的哀愁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知识追求和个人理想的执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