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三十首(其二十)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晶辉蠕影萦一窝,澄之荡之夫如何。
容裔积已成坚冽,鏦铮喧外绝烦苛。
绿非荇藻发谁浦,光带露霜自昨波。
惊鸿亦知无闻见,抱意长鸣凌嵯峨。
容裔积已成坚冽,鏦铮喧外绝烦苛。
绿非荇藻发谁浦,光带露霜自昨波。
惊鸿亦知无闻见,抱意长鸣凌嵯峨。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湖水的互动。"晶辉蠕影萦一窝"形象地写出月光在湖面摇曳生辉,如同虫影般轻盈缠绕。"澄之荡之夫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湖水清澈的赞叹和对月色的玩味,仿佛在问这美景该如何形容。
"容裔积已成坚冽"暗示了湖水在月光下凝结成一种冷峻而深沉的美,"鏦铮喧外绝烦苛"则以金属撞击般的音响形容湖面的宁静,排除了外界的喧嚣,显得格外静谧。
"绿非荇藻发谁浦"暗示了月光下的湖面并非真实的绿色,而是如荇藻般泛着幽光,引发人对未知水域的遐想。"光带露霜自昨波"进一步描绘了露水与月光交融的景象,增添了神秘感。
最后两句"惊鸿亦知无闻见,抱意长鸣凌嵯峨"借惊鸿(飞鸟)来表达诗人对这美景的深深感动,即使鸿雁也似乎能感知这无声的美,因此长鸣以示敬意,飞翔于崇山峻岭之上,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体来看,王夫之通过这首诗,以洞庭秋夜为背景,展现了月光、湖水、露霜和飞鸟的和谐共处,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静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