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坎驿端午
明 · 江源
五月双旌度夜郎,又从山驿过端阳。
青螺丹荔思吾土,野艾溪蒲非故乡。
旅邸有诗酬令节,官厨无粽疗饥肠。
日长清坐成寥落,满耳鹃声漫自伤。
青螺丹荔思吾土,野艾溪蒲非故乡。
旅邸有诗酬令节,官厨无粽疗饥肠。
日长清坐成寥落,满耳鹃声漫自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江源在明代端午节时,在松坎驿度过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首联“五月双旌度夜郎,又从山驿过端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五月是农历四月,夜郎指的是古代地区,这里泛指边远之地。诗人五月时节,再次经过山中的驿站,恰逢端午佳节,透露出一种漂泊在外的无奈与孤独。
颔联“青螺丹荔思吾土,野艾溪蒲非故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青螺和丹荔是诗人家乡的特色物产,而野艾和溪蒲虽也常见于途经之地,却无法唤起诗人对故乡的亲切感,反增思乡之情。
颈联“旅邸有诗酬令节,官厨无粽疗饥肠。”描述了诗人身处异乡,虽有诗酒相伴,以抒发节日情怀,但官厨中并无粽子可食,饥饿难耐。这一细节更凸显了诗人旅途中的困苦与寂寞。
尾联“日长清坐成寥落,满耳鹃声漫自伤。”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漫长的白天,诗人独自坐着,周围只有杜鹃鸟的啼叫声,这声音似乎在为他的孤独与哀愁伴奏。诗人的情感在这一联达到了高潮,对家乡的思念与旅途的艰辛交织在一起,化作满腔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端午节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