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会谅师出诸公所惠诗求予为赋用祖原韵
宋 · 释德洪
黄尘踏遍江南岸,矫首无言对河汉。
故山有屋埋深云,一夜归心掣不断。
山舟日夜去无休,挽绳欲系惭无由。
纷纷世态真一梦,顾我所为如直钩。
绿锦江头识谅禅,倾坐高谈象帝先。
疑君即是僧太白,不然无乃真弥天。
仙风袭人欲轻举,天容道气出眉宇。
拥坐衣裳堕不收,山水怀云轻百补。
我今老倦亦慵参,去死正如三眠蚕。
相看一笑有佳约,他日同归五老庵。
人生真若屈伸肘,萍浮梗泛因邂逅。
料君有胆大于身,未应搜索因诗瘦。
閒亭夏木初垂阴,相逢还得同携手。
未见千首万丈光,先看七步才八斗。
故山有屋埋深云,一夜归心掣不断。
山舟日夜去无休,挽绳欲系惭无由。
纷纷世态真一梦,顾我所为如直钩。
绿锦江头识谅禅,倾坐高谈象帝先。
疑君即是僧太白,不然无乃真弥天。
仙风袭人欲轻举,天容道气出眉宇。
拥坐衣裳堕不收,山水怀云轻百补。
我今老倦亦慵参,去死正如三眠蚕。
相看一笑有佳约,他日同归五老庵。
人生真若屈伸肘,萍浮梗泛因邂逅。
料君有胆大于身,未应搜索因诗瘦。
閒亭夏木初垂阴,相逢还得同携手。
未见千首万丈光,先看七步才八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高安相聚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黄尘踏遍江南岸”描绘了诗人行旅的艰辛与漫长,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充满挑战。接着“矫首无言对河汉”则展现了诗人面对浩瀚宇宙时的渺小感和对未知的敬畏。
“故山有屋埋深云,一夜归心掣不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接下来的“山舟日夜去无休,挽绳欲系惭无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矛盾心理,以及对追求内心渴望的执着。
“纷纷世态真一梦,顾我所为如直钩”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自省。与禅师谅的相遇,让诗人感受到了心灵的共鸣,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仙风袭人欲轻举,天容道气出眉宇”是对谅师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而“拥坐衣裳堕不收,山水怀云轻百补”则体现了诗人与谅师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
最后,“我今老倦亦慵参,去死正如三眠蚕”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及对生命终结的平静接受。与谅师的约定,预示着未来的相聚,以及对人生真谛的共同探索。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