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洁堂见寿十章(其四)
宋 · 马廷鸾
风雨倾燕巢,波涛涨鲸海。
茅檐得此生,其谁为尔宰。
茅檐得此生,其谁为尔宰。
注释
风雨:自然界的风雨,比喻艰难困苦。倾:倾覆,形容风雨强烈。
燕巢:燕子的窝,象征安居之处。
波涛:海上的大浪,象征生活的起伏。
鲸海:比喻广阔无垠的生活舞台。
茅檐:简陋的茅草屋顶,象征简朴的生活。
宰:主宰,控制。
翻译
风雨猛烈地冲击着燕子的巢穴,海浪汹涌,仿佛涨满了鲸鱼的海洋。在简陋的茅屋下过这样的生活,又有谁能主宰这样的命运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马廷鸾创作的《和洁堂见寿十章(其四)》中的一段。从这短短的四句,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在风雨交加、自然万象激荡之际所展现出的超然物外之情怀。
"风雨倾燕巢,波涛涨鲸海。"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动荡的天气景象和汹涌澎湃的大海图画。在这狂风暴雨中,燕子们的巢穴岌岌可危,而大海则如同巨兽般咆哮怒吼。这样的自然景观,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描绘,更透露出一种生命力与宇宙共鸣的气势。
"茅檐得此生,谁为尔宰?"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在茫茫人世中,个体如同草庵般脆弱,但又自有一份坚守和不屈。"谁为尔宰" 的问题,既可以理解为对命运主宰者的质疑,也可视作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哲思与生存智慧。
整体来看,这四句话通过风雨和大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以及在这强大的宇宙面前,人类生命脆弱而坚韧不拔的情感。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对于生命本身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