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鹫峰废寺赏析

题鹫峰废寺

明 · 王恭
鹫岭郁苍苍,香台出上方。
苔花侵佛像,荔叶满僧房。
禅榻馀残霭,钟楼半夕阳。
空门无色相,何必叹凄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鹫峰废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凉的山寺景象。首句“鹫岭郁苍苍”以雄浑的山势起笔,展现出鹫峰的峻峭与葱郁。"香台出上方"暗示了寺庙曾位于高处,如今却已废弃,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接下来的两句“苔花侵佛像,荔叶满僧房”,通过苔藓覆盖佛像和荔叶蔓生的僧房,描绘了寺内环境的荒芜与自然的侵袭,透露出一种岁月流转后的寂寥气氛。

“禅榻馀残霭,钟楼半夕阳”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禅榻上残留着淡淡的雾霭,钟楼沐浴在半落的夕阳下,更显孤独与宁静。这两句寓含了时光荏苒,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空门无色相,何必叹凄凉”表达了诗人对空门生活的理解,认为佛家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境界,不应为眼前的荒凉而感伤,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废寺的景象,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王恭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教思想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