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洞口人家赏析

洞口人家

元末明初 · 郭钰
松树回环四五家,机梭长日响咿哑。
西风裹得胭脂色,偏与篱东木槿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乡村画面。首句"松树回环四五家",通过松树的环绕,展现了村庄的布局和自然环境的清幽。接着的"机梭长日响咿哑",生动地描绘了村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织布机声此起彼伏,充满了乡土气息。

后两句"西风裹得胭脂色,偏与篱东木槿花"则是诗人对秋景的细腻观察。西风吹过,给木槿花染上了一层宛如胭脂般的色彩,这不仅突出了季节的变换,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色彩层次。木槿花在篱笆东侧的特写,更显出其在秋风中的娇艳,与农家生活形成和谐的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元末明初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生动,展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深深喜爱和对民间生活的细致观察。

词语解释

长日的意思:(1).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郑玄 注:“此言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长也。” 孔颖达 疏:“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后日长,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长日之将至。” 北周 庾信 《周圆丘歌》之八:“乘长日,坏蛰户。” 倪璠 注:“又按《月令》‘仲夏’云:‘是月也,日长至。’《正义》曰:‘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太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长至也。’”一说指冬至。《孔子家语·郊问》:“郊之祭...

回环的意思:(1).循环往复。《关尹子·四符》:“五行之运,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回环不已。” 唐 李峤 《汾阴行》:“道傍古老长嘆息,世事回环不可识。”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三:“眇眇万古歷,回环今几周?”(2).指反复。 清 黄宗羲 《复秦灯岩书》:“忽奉手书,回环不能释手。”(3).环绕。 唐 令狐楚 《赋山》诗:“山,耸峻,回环,沧海上,白云间。”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 元 耶律楚材 《复用前韵》:“门外回环皆...

机梭的意思:即机杼。指织机。 唐 白居易 《朱陈村》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紜紜。”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虚声了无实,夜虫鸣机梭。”参见“ 机杼 ”。...

木槿的意思:亦作“ 木堇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互生;夏秋开花,花钟形,单生,有白、红、紫等色,朝开暮落。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树皮和花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淮南子·时则训》:“木堇荣。” 高诱 注:“木堇,朝荣莫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也。” 唐 韩翃 《送李明府赴连州》诗:“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 明 夏完淳 《杂作》诗之一:“五月池塘好,幽栏木槿开。” 杨朔 《京城漫记》:“花木也多:碧桃,樱花,丁香,木槿……都长得旺的很。”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槿》、 清 陈淏子...

松树的意思:◎ 松树 sōngshù[pine tree] 松属(Pinus)的植物...

五家的意思:(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 周 代以五家为一比, 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以五家为一轨。《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2).指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 张守节 正义:“五家,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 虞 、 尧 舜 也。”(3).指 黄帝 、 颛顼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

西风的意思:◎ 西风 xīfēng(1) [westerly]∶从西方吹来的风温带的盛行西风(2) [west wind](3) 指秋风(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胭脂的意思:◎ 胭脂 yānzhi[rouge;cochineal] 由胭脂虫雌虫的干燥身体组成的一种红色染料;一种化妆用的红色颜料,也用来画国画胭脂膏子...

咿哑的意思:(1).象声词。多形容物体转动或摇动声。 唐 李贺 《美人梳头歌》:“轆轤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唐 韩偓 《南浦》诗:“应是 石城 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听长笛一声何处发,歌欸乃,櫓咿哑。” 元 马熙 《和韵》:“桑麻莽苍接平野,机杼咿哑闻隔墙。”(2).象声词。管弦声。 清 陈维崧 《东风齐着力·田家》词:“丛祠畔,丝管咿哑。”(3).象声词。小儿学语或低哭声。 宋 苏轼 《中秋见月和子由》:“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 楚老 ( 苏軾 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