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陈则赏析

送陈则

明 · 高启
挟策去谁亲,侯门不礼宾。
愁边长夜雨,梦里少年春。
树引离乡路,花骄失意人。
一杯歌短调,相送欲沾巾。

拼音版原文

xiéshuíqīnhóuménbīn

chóubiānchángmèngshǎoniánchūn

shùyǐnxiānghuājiāoshīrén

bēiduǎntiáoxiāngsòngzhānjīn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送陈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则离去时的深深惜别之情。首句“挟策去谁亲”写出了陈则独自离去的落寞,暗示了无人陪伴的孤独感。接着,“侯门不礼宾”暗指陈则在权贵之家不受重视,流露出对友人在仕途上的忧虑。

“愁边长夜雨”描绘了陈则即将面对的漫长旅途和可能的风雨,寓含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梦里少年春”则通过回忆少年时代的美好春光,寄寓了对友人青春年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树引离乡路,花骄失意人”运用了景物描写,以树木引导陈则走向远方,而盛开的花朵似乎也在嘲笑他的失意,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最后两句“一杯歌短调,相送欲沾巾”,通过一杯酒和一首短歌,表达了诗人与陈则依依惜别的场景,泪水几乎夺眶而出,情感真挚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不舍和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词语解释

不礼的意思:(1).不以礼相待。《左传·隐公六年》:“ 郑伯 如 周 ,始朝 桓王 也,王不礼焉。”(2).不施礼。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正旦做不礼科,云]‘兀那厮,靠后。’”...

长夜的意思:◎ 长夜 chángyè(1) [endless (long) night]∶漫长的黑夜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miserable days]∶比喻黑暗的时代长夜难明赤县天。——毛泽东《浣溪沙》(3) [all night]∶整夜;彻夜长夜之饮...

短调的意思:诗体名。五言诗的别称。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序:“﹝朔客 李氏 ﹞自称学长调短调,久未知名……因谓吾曰:‘ 李长吉 ,尔徒能长调,不能作五字歌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曰长调,曰短调。” 胡才甫 笺注:“长调即七言诗,短调乃五言诗。”...

侯门的意思:(1).诸侯之门。 唐 刘禹锡 《学阮公体》诗之三:“侯门有仁仪,灵臺多苦辛。”(2).指显贵人家。 元 无名氏 《连环记》第二折:“俺只道侯门一入如天远,谁承望 汉 刘晨 误入桃源,枉着你佳人受尽相思怨。”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侯门都作沉沉梦,翻笑衰翁局外痴。”参见“ 侯门如海 ”。...

离乡的意思:(1).指国都之外的小城邑。《墨子·备城门》:“城小人众,葆离乡老弱国中及也(他)大城。” 孙诒让 间诂:“离乡,谓别乡不与国邑相附者。”《汉书·王莽传下》:“宜急选牧、尹以下,明其赏罚,收合离乡。小国无城郭者,徙其老弱,置大城中。”(2).异乡。 清 黄景仁 《夜梦故人》诗:“半是离乡半梦乡,西风捲叶雨鸣廊。”(3).离别故乡。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相国夫人道得可惜,早是孩儿一身离乡客寄,死作箇不着坟墓鬼。” 王毓岱 《乙卯自述》诗之三:“离乡增别绪,娶媳寄餘貲。”...

礼宾的意思:(1).礼敬宾客。《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统詔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八曰礼宾。” 郑玄 注:“礼宾,宾客诸侯,所以示民亲仁善邻。” 贾公彦 疏:“天子待朝聘之宾,在下皆当礼於宾客。” 王安石 新义:“礼宾,则所以接外也……驭以礼宾,则民知交际当以礼。”《国语·晋语四》:“礼宾矜穷,礼之宗也。”(2).谓司礼宾之人。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王子亦凝目缩臂数四,竟伏不胜,迴谓礼宾曰:‘此第几手?’答曰:‘其第三手也。’”...

年春的意思:新春。 唐 曹松 《客中立春》诗:“土牛呈岁稔,綵燕表年春。”...

少年的意思:[释义](1) (名)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少年时代。(作定语) (2) (名)指上述年龄的人。 [构成]偏正式:少(年...

失意的意思:[释义](形)不得志。 [构成]动宾式:失|意 [反义]得势、得意[同音]诗意...

乡路的意思:指还乡之路。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世隆让封公表》:“还轴归驂,再践乡路。” 唐 欧阳詹 《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诗:“明晨首乡路,迢递孤飞翼。”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九日》词:“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挟策的意思:亦作“ 挟筴 ”。1.手拿书本。喻勤奋读书。《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 陆德明 释文:“筴字又作策, 李 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宋 苏轼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2).胸怀计谋、建议。 明 宋濂 《<桂氏家乘>序》:“ 周 末有 季楨 者,与其弟 眭 挟策以干诸侯。”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李大钊 《国情》:“将亦为天下挟策干时之士裂矣。”(3).持鞭,扬鞭。亦以喻奔走;行动。 唐 ...

一杯的意思:(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

沾巾的意思: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汉 张衡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雁门 ,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愚沾巾宿草,无媿抽毫。” 清 汪懋麟 《朝采投诗慰余秋怀迭韵为答》:“凉雨何分旧与新,每逢摇落欲沾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