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眼医张子骥郎中赏析

赠眼医张子骥郎中

宋 · 吕本中
人生所有疾,万种皆眼病。
由眼不得明,故视有不正。
指白以为黑,远迩皆未定。
如何少医膜,遂失本来性。
今君有妙手,与世脱机阱。
病虽有多端,但以一理胜。
不须望奇功,药病自相应。
吾观世间物,唯眼为至净。
不容著纤毫,况复计少剩。
自古大医王,其治有捷径。
不能添汝明,但要除此症。
镜有尘则昏,尘本不在镜。
尘去镜自明,岂必与物竞。
皎洁玉壶冰,澄澈秋月瑩。
坦然望长途,欲往不待倩。
其说甚易知,在汝听不听。
请君明其然,说法我已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赠眼医张子骥郎中》,通过探讨眼睛与视力的关系,以及对眼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医学和治疗的深刻理解。

诗中首先提到“人生所有疾,万种皆眼病”,指出眼睛问题在人类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接着,诗人描述了眼睛看不见事物的可能原因,包括视觉偏差、黑白分辨不清等,强调了视力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然后,诗人提出疑问:“如何少医膜,遂失本来性。”这句表达了对当时医疗手段有限的感慨,暗示了对眼医能够治愈眼疾的期待。接下来,诗人赞扬了眼医的高超技艺,称他们能“与世脱机阱”,即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比喻眼医如同解救陷入困境的人。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眼疾的多样性和治疗的统一性,认为尽管病症不同,但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法都能得到改善。他鼓励人们相信药物与疾病之间的自然对应关系,并提醒读者,世间万物中,唯有眼睛最为纯净,不容许任何杂质的存在。

最后,诗人引用古代大医王的故事,强调了去除病症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增加视力。他以镜子为喻,说明了去除灰尘后,镜子会恢复清晰明亮,以此类比,去除眼疾后,视力自然会得到改善。诗人以“皎洁玉壶冰,澄澈秋月莹”描绘出理想中的视力状态,象征着光明、纯净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不仅赞美了眼医的医术,也传达了对于健康、纯净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