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其三)赏析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其三)

宋 · 黄庭坚
紫府侍臣鸣玉,霜台御史生风。
官烛论诗未了,知秋自属梧桐。

注释

紫府:古代宫殿的代称,这里指朝廷或皇宫。
侍臣:宫廷中侍奉君主的官员。
霜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御史台,比喻执法如霜。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和纠劾。
官烛:官府使用的蜡烛,象征着政务活动。
知秋:指察觉到秋天的到来。
梧桐:古时常用以象征高洁或悲凉,此处可能暗示某种人事变迁。

翻译

紫府中的官员们佩带着美玉,霜台上御史们的威严如同秋风般凛冽。
在讨论诗歌的夜晚,烛光下官员们的话语还未停歇,而秋天的到来,自然预示着梧桐叶的凋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黄庭坚以“紫府侍臣”和“霜台御史”两个形象比喻朝廷官员,前者象征着地位尊贵的宫廷侍从,后者则暗示公正严明的监察官员。"鸣玉"和"生风"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仪态和影响力,前者形容侍臣的威严,后者暗指御史的震慑力。

“官烛论诗未了”一句,将官员的公务与文学活动相结合,暗示他们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仍有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讨论。而“知秋自属梧桐”则运用了梧桐叶落知秋的自然景象,寓意高洁之士在感知季节更替时,也能洞悉世事变迁,体现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官场沉浮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富有哲理的意象,展现了官员们的文人情怀和责任感,同时也寓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深沉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