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虎丘阻雨赏析

虎丘阻雨

宋末元初 · 黄庚
石阑浸碧剑池空,池外秋声万壑风。
人倚僧窗看风雨,亭亭塔影有无中。

拼音版原文

shílánjìnjiànchíkōngchíwàiqiūshēngwànfēng

rénsēngchuāngkànfēngtíngtíngyǐngyǒuzhōng

注释

石阑:石制的栏杆。
浸:浸泡,这里形容池水满溢。
碧:青绿色。
剑池:可能指有剑的池塘,也可能象征着剑气或历史遗迹。
空:空旷,空荡。
秋声:秋天的风声。
万壑:众多山谷。
风:风。
人倚:人靠在。
僧窗:僧侣的窗户。
看:观察,欣赏。
风雨:风雨天气。
亭亭:直立的样子,形容塔尖。
塔影:塔的倒影。
有无中:在若有若无之间,形容远处景象隐约可见。

翻译

石栏围绕的碧绿剑池空荡荡,
池外秋风吹过山谷,带来万般声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黄庚在宋末元初时期游历虎丘时遇到的雨景。首句"石阑浸碧剑池空",通过"石阑"和"碧剑池"的意象,暗示了虎丘的古老与神秘,池水映照着青石栏杆,显得空寂而深沉。"浸碧"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池水的颜色和清澈。

第二句"池外秋声万壑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秋风吹过山谷,带来阵阵声响,仿佛在耳边低语,增添了诗的动态感。"万壑风"则展现出空间的广阔和自然的壮丽。

第三句"人倚僧窗看风雨",诗人以个人的视角入诗,他独自倚靠在僧舍的窗户边,静静地看着外面的风雨交加,流露出一种闲适和静观自得的心态。

最后一句"亭亭塔影有无中",描绘了远处塔影在风雨中的若隐若现,既写实又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感受到虎丘的禅意和历史的沉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虎丘的景色,通过风雨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