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井
登高意枯渴,愿见深泉冷。
裴回绕井顾,自照泉中影。
沈浮落井瓶,井上无悬绠。
念此瓶欲沈,荒忙为求请。
遍入原上村,村空犬仍猛。
还来绕井哭,哭声通复哽。
哽噎梦忽惊,觉来房舍静。
灯焰碧胧胧,泪光疑囧囧。
钟声夜方半,坐卧心难整。
忽忆咸阳原,荒田万馀顷。
土厚圹亦深,埋魂在深埂。
埂深安可越,魂通有时逞。
今宵泉下人,化作瓶相憬。
感此涕汍澜,汍澜涕沾领。
所伤觉梦间,便觉死生境。
岂无同穴期,生期谅绵永。
又恐前后魂,安能两知省。
寻环意无极,坐见天将炳。
吟此梦井诗,春朝好光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梦上高高原:梦中登上广阔的高地。原上有深井:高原上有一口深井。
登高意枯渴:站得高感觉心灵干渴。
愿见深泉冷:渴望见到深井中冰冷的泉水。
裴回绕井顾:徘徊在井周围观看。
自照泉中影:自己在井水中的倒影。
沈浮落井瓶:下沉又上浮的瓶子掉进井里。
井上无悬绠:井口没有悬挂打水的绳子。
念此瓶欲沈:想到瓶子要沉下去。
荒忙为求请:急忙想办法求助。
遍入原上村:走遍了高原上的所有村落。
村空犬仍猛:村庄空无一人,狗却依然凶猛。
还来绕井哭:回到井边继续哭泣。
哭声通复哽:哭声时断时续,哽咽着。
哽噎梦忽惊:哽咽中梦突然被惊醒。
觉来房舍静:醒来发现房间内一片寂静。
灯焰碧胧胧:灯光呈现出碧绿色的朦胧。
泪光疑囧囧:泪光闪烁,如同囧字的形状,形容泪眼闪烁。
钟声夜方半:半夜时分的钟声响起。
坐卧心难整:无论是坐是卧,心情都难以平复。
忽忆咸阳原:忽然想起咸阳的原野。
荒田万馀顷:那里有上万顷的荒废田地。
土厚圹亦深:土壤深厚,墓穴也很深。
埋魂在深埂:亡魂被埋葬在深深的土埂下。
埂深安可越:土埂如此深,怎能跨越。
魂通有时逞:但灵魂的交流有时能够实现。
今宵泉下人:今晚在黄泉下的亡者。
化作瓶相憬:似乎变成了井中的瓶子与我相望。
感此涕汍澜:对此感动得泪水涟涟。
汍澜涕沾领:泪水不断,沾湿了衣领。
所伤觉梦间:在梦与醒之间受到的伤害。
便觉死生境:立刻感受到生死的界限。
岂无同穴期:难道没有同葬的愿望。
生期谅绵永:只是生者的岁月还长。
又恐前后魂:又怕先后离世的魂魄。
安能两知省:怎能互相了解彼此的状况。
寻环意无极:思绪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坐见天将炳:坐着看到天空渐渐明亮。
吟此梦井诗:吟诵这首关于梦与井的诗。
春朝好光景:在春天早晨的美好时光里。
翻译
梦中登上高高的原野,原野上有口深深的井。站得高却感到内心的干涸,渴望见到井中清冷的泉水。
徘徊在井边四处张望,井水中倒映出自己的身影。
掉落井中的瓶子上下浮动,井口却没有挂着绳子让我打捞。
想到这瓶子要沉下去,我慌忙想办法求助。
走遍了原野上的村庄,村庄空荡荡的,狗却依然凶猛。
回来绕着井哭泣,哭声时断时续,哽咽难言。
哽咽中梦忽然惊醒,醒来发现房间寂静无声。
灯火幽绿朦胧,泪光仿佛也在闪烁。
夜半钟声响起,无论坐卧心中都难以平静。
忽然想起咸阳原上,有上万顷的荒田。
土地深厚,坟墓也深,亡魂就埋在这深深的土埂之下。
土埂如此之深怎能跨越,但灵魂有时也能相通。
今夜在黄泉下的魂魄,似乎化作了井中的瓶子与我相望。
感动于此泪流满面,泪水沾湿了衣领。
伤感于梦境与现实之间,顿时感悟到生死的界限。
难道没有同穴而葬的期待,只是生者的时光还长。
又担心先后离世的魂魄,怎能互相知晓对方的世界。
思绪无穷无尽,坐着看到天色渐渐亮起。
吟诵这首关于梦与井的诗,在春日早晨的美好时光里。
鉴赏
这首古诗名为《梦井》,创作于唐代,由著名文学家元稹所作。元稹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在诗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中的意象丰富,开篇即以“梦上高高原,原上有深井”勾勒出一个超现实的场景,梦境与现实交织,给人以深邃而神秘之感。诗人在梦中登上高原,不仅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渴望和追求,更隐喻了心灵深处的寂寞与渴求。
“裴回绕井顾,自照泉中影”一句,展示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内心世界。水井不仅是生存之源,也象征着智慧和精神的泉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内在自我的探索。
“念此瓶欲沈,荒忙为求请”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愁,瓶子往复于井中,象征着生活中的循环与重复,诗人对此感到无力和悲哀,却又不得不继续请求、寻求。
“遍入原上村,村空犬仍猛”一句,描绘出一个荒凉的乡村景象,狗在空旷的村庄中狂吠,传递出一种孤独与凄凉。诗人通过这种场景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还来绕井哭,哭声通复哽”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其哀伤之音穿透夜空,与梦境中的井泉相呼应,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波动。
随后的“哽噎梦忽惊,觉来房舍静”将读者带回现实世界,但灯光下的泪水和疑惑的表情,又一次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
钟声在夜半时分响起,是时间流逝的象征,也是诗人坐卧不安,难以整理心绪的写照。咸阳原荒凉的景致与魂魄的埋藏,则是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沉思。
“今宵泉下人,化作瓶相憬”一句,将梦境与现实交织,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泪光、涕沾、领会都是内心世界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是如此细腻而真挚。
“所伤觉梦间,,便觉死生境”则点明了诗人通过这场梦境对生命与死亡边界的深刻体验。岂无同穴期,是对生命共同宿命的一种渴望和期待;生期谅绵永,则是对生命有限但又希望得到延续的复杂情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前后魂魄安能两知省的恐惧,以及寻环意无极、坐见天将炳的超然态度。吟诵梦井之诗,在春朝好光景中,是诗人对这场梦境的一种总结,也是对生活和生命深层次感悟的展现。
《梦井》通过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荒凉又充满哲思的世界,让读者在其中体验到了诗人对生与死、灵魂与现实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