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悟道吟二首(其二)赏析

悟道吟二首(其二)

明 · 周宪王
自从悟得真如理,今古空谈善有因。
撒手往来还是我,点头问讯属何人。
安闲常乐胜中胜,自在频观身外身。
大笑西来缘底事,等闲识破便休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周宪王所作的《悟道吟二首(其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首句“自从悟得真如理”,表明诗人已经洞察了事物的本质真理;“今古空谈善有因”,暗示世间许多空洞的说教不过是表面因果,缺乏实质内容。

接下来,“撒手往来还是我”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即使在世间沉浮,也保持自我本色。“点头问讯属何人”则揭示出诗人对于世俗交际的淡然态度,认为那些点头哈腰的行为并非出自真心。

“安闲常乐胜中胜”表达出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快乐,视安逸为最高境界。“自在频观身外身”,进一步阐述了超脱物外,达到身心合一的境地。

最后两句“大笑西来缘底事,等闲识破便休论”,诗人以大笑表达对世间纷扰的看破,认为轻易洞察事物本质,无需过多讨论,这是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词语解释

安闲的意思:[释义](形)安静闲适。 [构成]并列式:安+闲 [例句]过着安闲的日子。(作定语)...

大笑的意思:◎ 大笑 dàxiào(1) [roar]∶纵情地欢笑观众对那哑剧的表演大笑(2) [laugh]∶爆发式地狂笑被滑稽的小丑逗得纵声大笑(3) [yip]∶指狂笑或无遏制地笑◎ 大笑 dàxiào[laugh] 笑的动作或情况那惹人爱的容颜变成了微笑,而微笑又变成了大笑...

等闲的意思:[释义](1) (形)〈书〉平常。等闲视之。(作状语) (2) (形)〈书〉随随便便;轻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谓语) (3) (形)〈书〉无端;平白地。等闲平地起波澜。(作状语) [构成]动宾式:等|闲...

底事的意思:(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点头的意思:◎ 点头 diǎntóu[nod;approve] 快速地向前低头;作为 [同意、致意或命令等的] 表示而向前低头...

观身的意思:谓观察自身的道德修养。《老子》:“以身观身。” 唐 李程 《赋得竹箭有筠》诗:“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宋 苏轼 《送参寥师》诗:“閲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还是的意思:[释义](1) (副)尽管今天下雨;他们还是照常出工。(作状语) (2) (副)没想到这事儿还是真难办。(作状语) (3) (副)表示希望;含有“这么办比较好”的意思。天气凉了;还是多穿点儿吧。(作状语) (4) (副)用在问句里;表示选择;放在每一个选择的项目的前面;不过第一项之前可以不用“还是”。你还是上午去?还是下午去?(作状语) (5) (副)与“无论”、“不管”、“尽管”合用;表示不受所说条件的限制。不论大事还是小事;他都愿意去做。 [构成]偏正式:还〔是...

今古的意思:(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空谈的意思:[释义](1) (动)只说不做;有言论;无行动。空谈家。(作定语) (2) (名)不切实际的言论。纸上空谈;无补于事。(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空〔谈...

来缘的意思:佛教语。指来生的因缘。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法度》:“愿受五戒,永结来缘。”《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北齐 邢劭 《文襄王帝金象铭》:“式图往秘,用结来缘。” 唐 白居易 《华严经社石记》:“斯石之文,但叙见愿,集来缘而已。”...

来还的意思:归来;回来。《史记·陈杞世家》:“﹝ 楚庄王 ﹞已诛 徵舒 ( 夏徵舒 ),因县 陈 而有之,羣臣毕贺。 申叔时 使於 齐 来还,独不贺。” 唐 元稹 《酬乐天待漏入阁见赠》诗:“谪仙名籍在,何不重来还?”《宋史·乐志十一》:“南溟浮天,旁通百蛮,风檣迅疾,琛舶来还。”...

撒手的意思:◎ 撒手 sāshǒu(1) [let go]∶放开手他从梯子上撒手跳下来(2) [give up]∶放弃撒手不管...

身外的意思:自身之外。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諛之説。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清 陆次云 《出门》诗:“堂上有慈亲,身外无昆季。”...

识破的意思:[释义](动)看穿。侧重看别人内心的秘密或阴谋诡计。 [构成]动补式:识〈破 [例句]识破敌人的阴谋。(作谓语)[同义]看穿、看破...

外身的意思:(1).谓献身。《晋书·桓温传》:“知欲躬率三军,荡涤氛秽,廓清中畿,光復旧京,非夫外身殉国,孰能若此者哉!”(2).谓置身于世外。 唐 麴信陵 《移居洞庭》诗:“荷锄分地利,纵酒乐天真,万事更何有,吾今已外身。”...

往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去和来。 (2) (动)互相访问;交际。 [构成]并列式:往+来 [例句]你们要时常往来。(作谓语)...

问讯的意思:[释义](1) (动)问。 (2) (动)问侯。 [构成]并列式:问+讯 [例句]问讯犯人。(作谓语)...

闲常的意思:亦作“间常”。亦作“闲常”。有时。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二章:“从此, 季交恕 对 凌雍雄 的印象很好,逐渐亲近他,间常问:‘ 日本 文怎样? 日本 话好不好懂?’” 许杰 《旅途小记》:“但是,同我一样的这一类旅客,还是间常在这里搁置他一天行步疲乏的身体。”亦作“间常”。亦作“闲常”。1.平时;经常。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我这酒店,十分兴旺,是这 牛员外 的酒店,他闲常不来,一箇月便和我算一遭帐。”《儒林外史》第九回:“盐店一位管事先生,閒常无事,就来我们这稻场上,或是柳阴树下...

有因的意思:(1).有道行。《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 顾夫人 ﹞请了几个有因的道士,在 青城山 老君庙 里建醮,祈求仙方,保护少府回生。”(2).有缘故。如: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缘底的意思:因何;为什么。 后蜀 阎选 《八拍蛮》词:“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宋 梅尧臣 《庶子泉》诗:“沙穴石竇无限泉,此泉缘底名不灭?” 宋 辛弃疾 《归朝欢》词:“我笑 共工 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

真如的意思: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同真如而无尽,与日月而俱悬。”《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游净土》:“霞幢被,宝座趺,灵光随处现真如。”《红楼梦》第八七回:“屏息垂帘,跏趺坐下,断除妄想,趋向真如。” 范文澜 《唐代佛数·佛教各派》:“事物生灭变化,都不离真如。故真...

自在的意思:◎ 自在 zìzài(1) [free;unrestrained]∶自由;无拘束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2) [comfortable;at ease]∶安闲自得,身心舒畅他心中好不自在(3) [freedom of wordly cares] [佛教]∶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自从的意思:◎ 自从 zìcóng[since]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身外身的意思:佛教语。指由正身变化产生出来的身体。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上:“似僧有髮,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西游记》第二回:“ 悟空 见他兇猛,即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望空喷去,叫一声‘变!’即变做三二百个小猴,周围攒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