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东溪明府
明 · 成鹫
六月飞霜天不知,贞魂浩气忽骑箕。
哀歌自挽陶彭泽,直道难容柳士师。
入社久虚三笑约,怀人空赋四愁诗。
东林寂寞吟庐闭,无复分题接席时。
哀歌自挽陶彭泽,直道难容柳士师。
入社久虚三笑约,怀人空赋四愁诗。
东林寂寞吟庐闭,无复分题接席时。
鉴赏
这首挽诗《挽刘东溪明府》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对逝者刘东溪明府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联“六月飞霜天不知,贞魂浩气忽骑箕”以奇特的景象开篇,六月飞霜象征着意外与不寻常,暗喻刘东溪明府的离世给世人带来了震惊与悲痛。贞魂浩气则寄托了对逝者高尚品德与精神的赞美,骑箕则是道教传说中仙人的升天之象,暗示刘东溪明府已化为仙灵,超脱尘世。
颔联“哀歌自挽陶彭泽,直道难容柳士师”运用典故,将刘东溪明府比作陶渊明和柳宗元,前者是东晋田园诗人,后者是唐代文学家,都以正直的人格和高洁的品行著称。这里通过自挽陶彭泽,表达了对刘东溪明府人格的崇敬与怀念;直道难容柳士师,则是借柳宗元被贬谪的遭遇,隐喻刘东溪明府在世时可能遭受的不公与委屈,强调其正直却难以被世人理解或接纳。
颈联“入社久虚三笑约,怀人空赋四愁诗”进一步描绘了刘东溪明府生前与友人的交往以及他离世后留下的遗憾。三笑约可能是指三人相聚时的欢笑与约定,如今却因刘东溪明府的离去而变得空洞;四愁诗则是借用汉代文学家东方朔的《七发》中的“四愁”之意,表达对刘东溪明府的深切怀念与内心的忧伤。
尾联“东林寂寞吟庐闭,无复分题接席时”以东林寺的宁静与闭门,象征刘东溪明府去世后的寂静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无法再与刘东溪明府共聚一堂,进行文学交流的遗憾。分题接席时,原指古代文人聚会时相互命题作文,此处则寓含了对往日友情与文采飞扬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正直人格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