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寮追赏因书所怀
唐 · 权德舆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
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
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
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
小臣谅何以,亦此彯华缨。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
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
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
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
小臣谅何以,亦此彯华缨。
翻译
朝廷与民间共享盛宴,追求尧舜盛世的欢乐。秋季的厅堂乐声悠扬,水榭上烟霞缭绕。
雨后菊花娇艳,绿树间残留着清新。
音乐和谐共鸣,象征天下太平。
春天的藻荇生长到半空,皇恩深厚,彰显文治教化。
我这小小臣子,实在不知如何才能配得上这样的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创作的《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寮追赏因书所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代圣君尧、舜时期的理想化处理,以及对当前皇帝赐宴的欣喜之情。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于远古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怀念。"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则描绘了一幅秋日宴席上的景象,丝竹之声与自然环境交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诗人通过对黄花和碧树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秋天的丰富色彩,而且表达了一种清新的情感状态。"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则是对宴会上音乐与欢乐气氛的进一步渲染。
“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这里的“春藻”可能指的是皇帝赐下的恩泽,如同春日之草木蓬勃向荣。"小臣谅何以,亦此彯华缨"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小臣,对这份荣宠感到既惊喜又不敢相信,同时也感慨于自己能与这份荣耀有所牵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理想的追怀,展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美好的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皇帝赐宴的深深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