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湖陆廷仪鸰原耕隐诗卷
明 · 张宁
瓯窭满湖南,污耶满湖北。
湖边隐者眷同心,却向湖头结书屋。
屋中经训乃菑畬,释耕互答鸰原诗。
三监不仁万世戒,而我与尔何当知。
稻黍登场先馈祀,大小输官入城市。
城市无人识姓名,归向高堂贺安止。
堂中老人太古风,钁铄更似田家翁。
贻谋燕翼苦不远,尚愿孙辈超群庸。
老人摩挲抱孙说,长大还守湖田业。
勉学而翁与若翁,兄弟不分耕不辍。
湖边隐者眷同心,却向湖头结书屋。
屋中经训乃菑畬,释耕互答鸰原诗。
三监不仁万世戒,而我与尔何当知。
稻黍登场先馈祀,大小输官入城市。
城市无人识姓名,归向高堂贺安止。
堂中老人太古风,钁铄更似田家翁。
贻谋燕翼苦不远,尚愿孙辈超群庸。
老人摩挲抱孙说,长大还守湖田业。
勉学而翁与若翁,兄弟不分耕不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农耕生活画卷。诗人张宁以“题平湖陆廷仪鸰原耕隐诗卷”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边隐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首句“瓯窭满湖南,污耶满湖北”,开篇即以对仗工整的诗句,描绘了湖南湖北两地稻田丰饶的景象,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富庶与美丽。接着,“湖边隐者眷同心,却向湖头结书屋”,诗人将目光转向湖边,描述了一位与同道中人结庐读书的隐士形象,隐含着对这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
“屋中经训乃菑畬,释耕互答鸰原诗”,进一步揭示了隐者的生活内容,不仅有耕作之乐,更有诗书相伴,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接下来,“三监不仁万世戒,而我与尔何当知”,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社会的某种忧虑。
“稻黍登场先馈祀,大小输官入城市”,描绘了农事繁忙时的情景,既有对祭祀祖先的庄重仪式的描写,也有对粮食分配、上缴官府的现实生活的反映,体现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
“城市无人识姓名,归向高堂贺安止”,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生活状态,突出了隐者选择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价值取向。接着,“堂中老人太古风,钁铄更似田家翁”,诗人赞美了老人坚守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的质朴与坚韧。
最后,“贻谋燕翼苦不远,尚愿孙辈超群庸”,表达了对后人的期望,希望子孙能继承并超越前人的智慧与美德。而“老人摩挲抱孙说,长大还守湖田业。勉学而翁与若翁,兄弟不分耕不辍”,则以具体场景收尾,展现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与传承,以及家族成员间共同劳作、相濡以沫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江南水乡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