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废墓赏析

废墓

宋 · 宋庆之
山水不改色,残碑空藓衣。
多年翁仲在,寒食子孙稀。
魈鬼时凭树,虞人夜伏机。
悲凉眼前事,火葬未全非。

拼音版原文

shānshuǐgǎicánbēikōngxiǎn

duōniánwēngzhòngzàihánshísūn

xiāoguǐshípíngshùrén

bēiliángyǎnqiánshìhuǒzàngwèiquánfēi

注释

山水:自然景色。
不改色:依旧如故。
残碑:破旧的石碑。
空藓衣:长满青苔。
多年:长久以来。
翁仲:陵墓前的石像。
子孙稀:后裔稀少。
魈鬼:山精鬼魅。
凭树:借助树木窥探。
虞人:守林人。
伏机:隐藏在陷阱中。
眼前事:当前情景。
火葬:火化葬礼。
未全非:并非完全错误。

翻译

山水依旧翠绿,古老的石碑上爬满了青苔。
曾经威严的翁仲(古代陵墓前的石像)仍然屹立,但清明时节祭祖的人却寥寥无几。
山精鬼魅时常借树木窥视,守林人夜晚隐藏在陷阱中警惕。
眼前的景象令人悲凉,虽然火葬看似残酷,但在某些情况下并非全然错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废 墓的景象,充满了悲凉与凄清的情调。"山水不改色"表明自然界依旧如故,但却衬托出人间变迁。"残碑空藓衣"则是墓地被杂草所覆盖,石碑也已破败,时间的痕迹深刻。

接下来的"多年翁仲在,寒食子孙稀"透露出历经岁月的墓主人与其后代的断绝,甚至连祭祀都变得稀少。这里的"翁仲"可理解为墓主的尊称,而"寒食"是古时清明节后的冷食习俗,这里用以形容无人祭扫的凄凉。

"魈鬼时凭树,虞人夜伏机"则借助超自然的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恐怖的氛围。魈鬼可能是古代传说中的恶灵,而虞人则是一种古代民族,这里被用来形容墓地周遭阴森可怕的情景。

最后两句"悲凉眼前事,火葬未全非"更加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面对这荒废的墓地,心中所激起的无尽哀伤。"火葬"一词,更是加重了这种哀伤,因为在古代文化中,火葬并不常见,是一种对亡者的不敬行为,或者是在特殊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诗人通过这幅荒凉废 墓的画面,抒发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万物皆空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