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至云号
宋 · 王洋
梯山七千丈,接迹上清虚。
钟杂钧天奏,僧参梵帝居。
摄衣鹏展背,洒墨雁添书。
今日登高眼,平生总不如。
钟杂钧天奏,僧参梵帝居。
摄衣鹏展背,洒墨雁添书。
今日登高眼,平生总不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梯山:形容山势陡峭。清虚:指仙境或高远的天空。
钧天:古代神话中天的中心,代指天宫。
梵帝居:指佛教中的佛国或寺庙。
摄衣:提起衣角。
鹏展背:比喻人的志向宏大。
洒墨:挥洒墨水。
添书:在纸上增添文字。
登高眼:登高望远。
总不如:永远比不上。
翻译
阶梯般的山峰高达七千丈,直通那神仙居住的清虚世界。钟声混杂着天宫的乐章,僧人在此参悟佛祖的居所。
提起衣袍,如大鹏展翅,挥毫泼墨,如鸿雁添写经书。
今日我登上高峰,视野开阔,却发现一生的景色都比不上此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心境和感慨。"梯山七千丈,接迹上清虚"一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的山峰,它们直插云霄,与天相接,显示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钟杂钧天奏,僧参梵帝居"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宗教生活,钟声与天籁交响,表明这里是佛法修持之地,僧人在此参悟佛理,与梵天交流。
"摄衣鹏展背,洒墨雁添书"两句中,“摄衣”指诗人准备登山的行为,“鹏展背”则形象地描绘了大鹏展翅之势,显示出诗人胸怀壮志,欲高飞远;“洒墨雁添书”则是对诗人写作时情景的描绘,用洒墨和雁来比喻文字的生动与笔力的雄浑。
最后两句"今日登高眼,平生总不如"表达了诗人在今天攀登至此后,对于往昔所见所感的一种超然和不满足。诗人似乎在说,只有今天站在这样一处高处所得的视野和心境,才是平生所未曾有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宗教修行、写作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审美取向,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凡尘,追求精神高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