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二首(其二)
雨止风叶鸣,天清候虫响。
嗜古思有为,困学愧无长。
往已来不闻,抚心徒偃仰。
词语解释
虫响的意思:(1).指蝉声。 唐 骆宾王 《在狱咏蝉》诗序:“岂人心异於曩时,将虫响悲於前听。”(2).虫鸣。 宋 林景熙 《练川道中次胡汲古韵》:“水寒荷叶老,虫响豆花秋。”...
短檠的意思:矮灯架。借指小灯。 唐 韩愈 《短灯檠歌》:“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燄高照珠翠;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 宋 杨万里 《跋蜀人魏致尧抚乾万言书》诗:“雨里短檠头似雪,客间长鋏食无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噪花枝灵鹊儿,垂帘幙喜蛛儿,正应着短檠上夜来灯爆时。” 清 纳兰性德 《秋水·听雨》词:“依旧乱蛩声里,短檠明灭,怎教人睡。”...
抚心的意思:(1).谓收敛心神。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序:“於是抚心定气,復见所梦。”(2).抚摸胸口。表示感叹。《列子·汤问》:“ 师襄 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 师旷 之清角, 邹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明 夏完淳 《怀李舒章》诗:“引领不可见,抚心徒自伤。” 马骏声 《端阳赫丽楼独酌》诗:“客里光阴草草过,抚心高蹈奈愁何!”(3).抚摸胸口。表示反省自问。 明 于谦 《辞钦赐第宅疏》:“臣羌无分寸之功,而叨受非分之赐,...
候虫的意思: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夏天的蝉、秋天的蟋蟀等。《礼记·月令》按月记载当月的虫类,包括毛虫、羽虫、鳞虫、昆虫等。后多指昆虫。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絃悲管清月将入,寒光萧条候虫急。” 唐 李贺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诗:“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金 元好问 《秋怀》诗:“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困学的意思:有所不通才学习。语出《论语·季氏》:“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困,谓有所不通。”后用以指刻苦学习。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困学违从众,明公各勉旃。” 宋 朱熹 《困学》诗:“困学工夫岂易成,斯名独恐是虚称。” 清 赵翼 《钱竹汀宫詹挽诗》:“直自深寧王叟后,又添困学析秋豪。”...
清候的意思:禁止行人,戒道。《文选·张衡<西京赋>》:“迾卒清候,武士赫怒。” 李善 注:“清候,清道候望也。” 张铣 注:“清候,戒道也。”...
秋气的意思: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嗜古的意思:好古。 宋 杨万里 《送曾秀才归永丰》诗:“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 清 纳兰性德 《石鼓记》:“谨记其由来,以告夫世之嗜古者。” 鲁迅 《书信集·致胡适》:“至于那一部小说,本来当属于古董之部,我因为见商务馆还出《秦汉演义》,出《小说世界》,与古董还可以说有缘,所以想仰托洪福,塞给他,去印了卖给嗜古的读者。”...
天清的意思:天气清朗。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唐 韩愈 《明水赋》:“夜寂天清,烟消气明。”...
偃仰的意思:◎ 偃仰 yǎnyǎng[a bending or lifting of the head] 俯仰。比喻随世俗沉浮或进退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诗·小雅·北山》与时迁徙,与世偃仰。——《荀子·非相》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啸歌:长啸或吟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偃仰僵仆。——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已来的意思:◎ 已来 yǐlái[since] 同“以来”自董卓已来。——《三国志·诸葛亮传》...
有为的意思:◎ 有为 yǒuwéi[promising] 做出成绩奋发有为大有为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