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风三首(其一)赏析

秋风三首(其一)

宋 · 张耒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裤。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注释

萧萧:形容秋风凄凉、肃杀。
洛川渡:洛河上的渡口。
樵苏:打柴和割草,泛指农事。
襦裤:短衣和裤子,这里指代衣物。

翻译

秋风吹过洛川渡口,河水清澈沙滩寒冷,白鹭翩翩飞舞。
湖面木工砍伐树木做梁,夕阳西下,樵夫背着柴火下山回家。
九月山顶积雪厚达一尺,山民烧木取暖,当作衣物穿在身上。
贫瘠的石田收成微薄,妇女儿童饥饿难耐,寒冬将至,如何度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村景象,通过鲜明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当时农民在寒冷中的艰辛生活。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这两句以秋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河川景色。秋风吹拂,树木摇曳,洛川之渡,水流清澈而冰冷,沙滩上白鹭翱翔,显得十分凄凉。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这两句则展示了农民的劳作情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边,人们正在砍伐树木,准备用来建造房屋。而当太阳落山之际,樵夫们收起工具,疲惫地下山回家。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裤。" 这两句描绘了深秋的冷清及山中人士对抗寒冷的方式。九月时节,山上已有积雪达一尺之厚,而山中的居民则不得不燃烧薪柴取暖,以抵御严冬的来临。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最后两句反映了农民在年关将至时的困顿与对未来的忧虑。由于农业生产的不易,导致妇女和孩子们都面临饥饿,而随着冬季的深入,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秋天山村的萧瑟与农民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对寒冷冬日的担忧。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颇具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古典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