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鸿仪寺
宋 · 晁冲之
折苇枯荷倒浦风,黑云垂雨挂长虹。
山僧生养池鱼看,不许游人学钓翁。
山僧生养池鱼看,不许游人学钓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折苇:折断的芦苇。枯荷:枯萎的荷叶。
浦风:水边的风。
黑云:乌云。
垂雨:低垂的雨。
挂长虹:挂着彩虹。
山僧:山中的僧人。
生养:照看养育。
池鱼:池塘里的鱼。
游人:游逛的人。
钓翁:渔翁。
翻译
折断的芦苇和枯萎的荷叶在水边被风吹动,乌云低垂,雨中挂着一道长长的彩虹。山中的僧人照看着池塘里的鱼,不允许游人模仿渔翁钓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僧侣生活场景。开篇“折苇枯荷倒浦风,黑云垂雨挂长虹”两句,通过对风、云、雨、虹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即将倾盆而出的暴风雨前夕的紧张气氛。这里的“折苇枯荷”可能是指被强风吹折的芦苇和枯萎的莲叶,这些都是秋天常见的情景,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
接下来的“山僧生养池鱼看,不许游人学钓翁”两句,则转向了山中寺庙的一位僧侣,他在这里养着池中的鱼,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同时,这里的“不许游人学钓翁”,则表明这位僧侣对于外界的干扰持有排斥态度,或许是为了保护这些在他看护下的池鱼,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一种逃避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寺院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