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李健斋斫窗前双桐诗以唁之
明 · 吴俨
斫却青桐树,墙根自少阴。
流金日应铄,何物助清吟。
流金日应铄,何物助清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俨为悼念友人李健斋而作,通过描述对李健斋亲手砍伐窗前双桐的情景的想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首句“斫却青桐树”,形象地描绘了李健斋亲手砍伐窗前的两棵梧桐树的场景,青桐树在这里象征着逝去的生命或美好的事物。接下来,“墙根自少阴”则暗示了砍伐后的景象,梧桐树的根部留在墙根,仿佛是逝者留下的痕迹,引人深思。
“流金日应铄”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烈日比作熔化的金属,强调了夏日的酷热,同时也暗喻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如同烈日般无情地消磨着一切。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最后一句“何物助清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在面对如此情景时,诗人不禁思考,是什么事物能帮助自己在这悲痛中保持清醒的思考和吟咏?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离去的哀悼,也是对自己如何面对失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