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朔日雪用东坡雪后北台书壁韵二首(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江北江南噪乱鸦,玉龙横走送云车。
难寻乐府冬青树,翻认胡儿杨白花。
贫合围炉如挟纩,寒来能醉即为家。
孤舟蓑笠沧江晚,冰底游鱼手漫叉。
难寻乐府冬青树,翻认胡儿杨白花。
贫合围炉如挟纩,寒来能醉即为家。
孤舟蓑笠沧江晚,冰底游鱼手漫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雪后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句“江北江南噪乱鸦”以乌鸦的嘈杂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冬日的静谧氛围中偶尔的喧闹,引人入胜。接着,“玉龙横走送云车”一句,巧妙地将雪花比作玉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同时“送云车”则赋予了这一场景以动态感,仿佛雪花在空中舞动,为大地铺上一层洁白的绒毯。
“难寻乐府冬青树,翻认胡儿杨白花”两句,通过对比乐府中的冬青树与眼前的雪花,以及将雪花比作胡儿的杨白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传统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贫合围炉如挟纩,寒来能醉即为家”则是对生活状态的描述,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找到温暖与满足,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里“围炉如挟纩”形象地描绘了围炉取暖时的舒适感,而“寒来能醉即为家”则表达了即使在寒冷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将家的概念延伸至心灵深处的温暖与安宁。
最后,“孤舟蓑笠沧江晚,冰底游鱼手漫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在傍晚时分,一位渔翁独自坐在小船上,身着蓑衣,手持钓竿,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冰底的游鱼,或许是他期待的目标,也可能是他内心的寄托。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互动,以及在孤独中寻找内心平静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