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华亭告成志喜
溅溅榕溪流,抱此西郭阴。
归来学老圃,数亩溪之浔。
为园日可涉,所苦荆与榛。
不辞斧斤劳,始惬濠濮情。
郁郁东南隅,荫彼嘉树林。
渟流鉴新翠,洞彻瑩心神。
水木湛清华,此语古所欣。
搆亭仅两肘,四槛何森沉。
匡床三两客,坐窄情易亲。
何必列长筵,斗酒时一斟。
开窗见溪月,乃在南山岑。
亭小月常满,濯濯如壶冰。
老圃背我语,垂堂戒千金。
怒流数侵岸,能不虞骞崩。
我亭如蜗壳,不与溪争龈。
怒者日自怒,侵者日自侵。
会心在今日,来日非所营。
庄叟有微言,谁为亏与成。
汝亭幸自爱,老圃不可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新建的“湛华亭”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岩居不在远,川观不在深”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暗示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接下来,“溅溅榕溪流,抱此西郭阴”描绘了溪流环绕、绿树成荫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归来学老圃,数亩溪之浔”则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老农在溪边耕作,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为园日可涉,所苦荆与榛”描述了诗人亲自参与园艺劳动的过程,虽有荆棘丛生的困扰,但内心充满满足与喜悦。
“郁郁东南隅,荫彼嘉树林”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生机勃勃的景象,树林茂密,绿意盎然。“渟流鉴新翠,洞彻莹心神”则通过溪流清澈透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水木湛清华,此语古所欣”是对园中景致的赞美,强调了自然之美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向往的。“搆亭仅两肘,四槛何森沉”描绘了亭子的构造,虽小却充满气势,四面栏杆高耸,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匡床三两客,坐窄情易亲”表现了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即使是简陋的座位也能让人心情愉悦,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何必列长筵,斗酒时一斟”则体现了诗人对奢华宴会的不屑,认为简朴的聚会更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开窗见溪月,乃在南山岑”描绘了夜晚窗外的景色,月光洒在溪面上,与远处山峰相映成趣。“亭小月常满,濯濯如壶冰”进一步赞美了月色的明亮与清冷,如同壶中的冰块一般晶莹剔透。
最后,“老圃背我语,垂堂戒千金”引用了老农的忠告,提醒诗人要谨慎行事,避免轻率决策。“怒流数侵岸,能不虞骞崩”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即使水流不断侵蚀河岸,也要做好防备措施。
“我亭如蜗壳,不与溪争龈”将亭子比作蜗牛壳,形象地说明了亭子与溪流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和谐共处。“怒者日自怒,侵者日自侵”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会心在今日,来日非所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认为未来的日子不必过于忧虑。“庄叟有微言,谁为亏与成”引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