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夜听秋声
有声元在无声里,听到无声思转深。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李延兴的《立秋夜听秋声》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宁静画面。"漠漠微云生晓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天边淡淡的云层在黎明时分带来一丝阴霾,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满庭虚籁薄霜林"进一步描绘了庭院中落叶飘零,微风吹过,仿佛只有轻微的声音在空荡的环境中回荡,霜覆盖的树林更增添了秋意。
"有声元在无声里",诗人巧妙地指出,虽然表面上看似寂静无声,但其实秋声已经悄然存在,只是需要用心去聆听。这种听觉的转换,从无声到有声,又从有声到无声中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秋日清晨的景象,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深远,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微妙共鸣,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对于季节变迁和人生况味的独特感悟。
词语解释
漠漠的意思:[释义](1) (形)云烟密布的样子。 (2) (形)广漠而沉寂。 [构成]重叠式 [例句]远处是漠漠的平原。(作定语)...
生晓的意思:深晓,精通。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韩太保 皋 生晓音律,尝观客弹琴为止息,乃嘆曰:‘妙哉 嵇生 之音也。为是曲也,其当 魏 晋 之际乎?’”...
霜林的意思:带霜或经霜的林木。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籟发清机。”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三折:“我只见霜林颯颯秋天晚,觉一阵冷气侵霄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一:“既使没有炮声,人们也顾不得去看霜林红叶。”...
无声的意思:◎ 无声 wúshēng[silent;noiseless] 没有一点声音无声无息...
虚籁的意思:(1).空寂无声。《文选·谢庄<月赋>》:“声林虚籟,沦池灭波。” 吕延济 注:“谓风止林籟虚而不鸣。”(2).指风。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阴壑生虚籟,月林散清影。” 杨伦 笺注:“虚籟谓风也。” 唐 唐彦谦 《咏竹》:“醉卧凉阴沁骨清,石牀冰簟梦难成。月明午夜生虚籟,误听风声是雨声。”...
有声的意思:有声誉;著称。《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有声,遹骏有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张耳 之贤,有声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 沉 登甲戌进士,授 粤 之 顺德 令,以清峻称。入为郎,出为守,俱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