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六日之下川三首(其三)
明 · 郭之奇
晓夕无言独闭关,樵人牧子自来还。
新亭有泪沾愁臆,旧国摧心沃病颜。
日照蛛丝悬碧草,风吹虫语乱幽山。
且随耳目看时变,丛桂遥遥尚可攀。
新亭有泪沾愁臆,旧国摧心沃病颜。
日照蛛丝悬碧草,风吹虫语乱幽山。
且随耳目看时变,丛桂遥遥尚可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闭关,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情感。首句“晓夕无言独闭关”展现了一种孤寂的状态,诗人与外界隔绝,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接着,“樵人牧子自来还”则通过对比,暗示了外界生活的常态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新亭有泪沾愁臆,旧国摧心沃病颜。”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新亭的泪水象征着对新环境的哀愁,而对旧国的思念则让他的面容显得憔悴。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日照蛛丝悬碧草,风吹虫语乱幽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阳光下的蛛丝和微风中的虫鸣,既是自然界的生动画面,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最后,“且随耳目看时变,丛桂遥遥尚可攀。”表达了诗人面对变化的态度,既有随遇而安的豁达,也有对未来可能的期待。丛桂遥遥,既象征着希望与目标,也寓意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找到前行的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