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宜兴山房十首(其二)赏析

宜兴山房十首(其二)

宋 · 李曾伯
斋罢鸡声转午天,地虚人寂境萧然。
两三衲子自来去,时取茶芽煮涧泉。

注释

斋罢:斋戒完毕后。
鸡声:清晨或中午的鸡啼声。
转午天:转换为白天。
地虚:大地空旷。
人寂:人声寂静。
境萧然:环境清冷寂静。
两三衲子:两三个僧人。
自来去:自由来去。
时取:时常采摘。
茶芽:嫩茶叶。
煮涧泉:在山涧泉水中煮水泡茶。

翻译

斋饭过后,鸡鸣声渐渐响起,已是正午时分
大地空旷,人声寂静,环境显得清冷而宁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宁静、自在的心境。诗中“斋罢鸡声转午天”表明时间已经过午,鸡叫声此起彼伏,而“地虚人寂境萧然”则描绘出一片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田园景象,这里的“地虚”可能指的是地势开阔或者是山谷之中。

接下来的“两三衲子自来去”中的“衲子”通常指的是和尚或道士,他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形象地称为“衲子”。这里则表明几位僧人在自然中自由行走,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随意游荡。最后一句“时取茶芽煮涧泉”则是说诗人偶尔会采摘新鲜的茶叶,用山涧中的清泉煮沸,享受这份简单而纯净的生活乐趣。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自然的心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