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刘牧殿丞通判建州赏析

刘牧殿丞通判建州

宋 · 梅尧臣
平生交游少,海内寡与期。
识君且恨晚,一见已将离。
人言何嗟别,曾此非旧知。
借曰匪我旧,亦既接音词。
譬彼空林鸟,止息偶同枝。
忽有振翮去,尚尔鸣声悲。
我今临流送,安顾俗所为。

拼音版原文

píngshēngjiāoyóushǎohǎinèiguǎ

shíjūnqiěhènwǎnjiànjiāng

rényánjiēbiécéngfēijiùzhī

jièyuēfěijiùjiēyīn

kōnglínniǎozhǐǒutóngzhī

yǒuzhènshàngěrmíngshēngbēi

jīnlínliúsòngānsuǒwèi

注释

平生:一生。
交游:交往的朋友。
海内:国内外。
寡:少。
与期:能相交的人。
识君:认识你。
恨晚:遗憾太迟。
一见:初次相见。
嗟别:哀叹离别。
非旧知:并非旧相识。
匪我旧:即使不是老朋友。
接音词:交谈。
空林鸟:空林中的鸟。
止息:栖息。
偶同枝:偶尔同一树枝。
振翮:展翅。
鸣声:鸣叫。
悲:悲伤。
临流:站在河边。
送:送行。
安顾:哪里在乎。
俗所为:世俗的眼光。

翻译

我一生交往的朋友很少,国内外能相交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认识你已经让我遗憾太迟,初次相见却似乎已预示着即将分离。
人们常说离别令人哀叹,但我和你并非旧相识。
即使不是老朋友,我们的交谈也已足够亲近。
就像空林中的鸟儿,偶尔栖息在同一树枝上。
忽然间有一只展翅飞走,它离去时的鸣叫仍充满悲伤。
如今我站在河边为你送行,哪里还在乎世俗的眼光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题为《刘牧殿丞通判建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即将离别的感慨。首句“平生交游少,海内寡与期”揭示了诗人交往圈子的狭窄,而刘牧殿丞的出现让他感到格外珍贵。接着,“识君且恨晚,一见已将离”表达了诗人对相识太迟、离别在即的遗憾。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与刘牧殿丞的友情并非初次相识:“人言何嗟别,曾此非旧知。”即使不是老朋友,但两人通过交谈已经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接下来,诗人以“借曰匪我旧,亦既接音词”比喻他们的关系虽非长久,但通过言语交流已产生了深厚的纽带。

“譬彼空林鸟,止息偶同枝”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描绘了他们如同偶然栖息在同一树枝上的鸟儿,尽管短暂,却共享过宁静。然而,“忽有振翮去,尚尔鸣声悲”预示了离别的到来,即便刘牧殿丞要离去,诗人仍感悲伤,因为他们的友情如同鸟儿振翅时的哀鸣。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送别之情:“我今临流送,安顾俗所为。”他站在河边送别,不顾世俗的眼光,只愿真诚地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独特理解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