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滨洞
沿溪涉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閟,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鸟忽双下,鯈鱼亦群游。
坐久尘虑息,澹然与道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水滨洞》,描绘了他在送别友人后,暂作休息于山水之间的景象。诗人漫步在山谷溪边,洗涤冠缨,感受清流洗涤心灵的宁静。他沿着溪流前行,经过险峻的石头和曲折的洞穴,感受到大自然的深邃与神秘。
溪边的花朵静静地散发着香气,流水在暗中闪烁着微光,这些都让人心旷神怡。诗人一生喜好山水,每到一处美景都会流连忘返。忽然间,好鸟成对飞下,鲦鱼群集,这样的生动画面更增添了诗意。在此静坐良久,尘世的忧虑渐渐消散,诗人的心境变得淡泊而与自然之道相契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恬静与和谐,体现了王守仁在忙碌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然相通的人生哲学。
词语解释
尘虑的意思:犹俗念。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道芽期日就,尘虏乃冰释。” 金 元好问 《少林雨中》诗:“重羡禪栖客,都无尘虑侵。” 清 李渔 《怜香伴·狂喜》:“我劝你,左手持螯、右举觴,把尘虑尽皆涤盪。”...
澹然的意思:(1).恬淡貌。《韩非子·大体》:“澹然閒静,因天命,持大体。” 宋 苏轼 《祭陈君式文》:“澹然无求,抱洁没身。”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余见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无所营求。”(2).安定貌;安静貌。《文选·扬雄<长杨赋>》:“使海内澹然,永忘边城之灾。” 李善 注:“澹,安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四:“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 吴双遣 澹然旁坐,如枯木垂钓。”...
道谋的意思:与行路之人相谋。喻意见分歧,难于成事。《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郑玄 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唐 柳宗元 《梓人传》:“或曰:彼主为室者,儻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 宋 宋祁 《咏史》:“道谋谁执咎,户选不因贤。”...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泉石的意思:指山水。《梁书·徐摛传》:“﹝ 朱异 ﹞遂承间白 高祖 曰:‘ 摛 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高祖 谓 摛 欲之,乃召 摛 曰:‘ 新安 大好山水, 任昉 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 宋 杨万里 《送刘惠卿》诗:“旧病诗狂与酒狂,新来泉石又膏肓。”...
深幽的意思:◎ 深幽 shēnyōu[deep and serene] 深邃,幽深曲径深幽...
濯缨的意思: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危石的意思:高大的岩石。《庄子·田子方》:“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山雨復大至,乃据危石,倚穹崖而坐待之。” 郭沫若 《英雄树下花争放·厓门》诗:“古祠已毁倭夷火,危石犹存 宋 帝踪。”...
淹留的意思:◎ 淹留 yānliú[stoy for a long time] 长期逗留;羁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