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五)
元 · 虞集
茅冈初割一溪云,玄契华阳旧隐文。
谒简自题香案吏,封章先报大茅君。
种成和露桃千树,借与摩霄鹤数群。
便是宸清真洞府,不烦梦想托纷纭。
谒简自题香案吏,封章先报大茅君。
种成和露桃千树,借与摩霄鹤数群。
便是宸清真洞府,不烦梦想托纷纭。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华山下的黄茅冈上建造丹室的喜悦之情。首句“茅冈初割一溪云”,以“割”字生动地展现了道士开垦土地的场景,同时“一溪云”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玄契华阳旧隐文”一句,通过“玄契”二字,表达了道士与道家文化深厚的精神联系,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谒简自题香案吏,封章先报大茅君”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道士的身份和地位,他不仅亲自题写简牍,还直接向大茅君(道教中的神灵)呈递奏章,显示了他对道教信仰的虔诚和对神灵的敬畏。
“种成和露桃千树,借与摩霄鹤数群”描绘了道士在丹室周围种植桃树,吸引鹤群栖息的景象,既体现了自然与道家生活的和谐共存,也寓意着修行者追求的仙境生活。
最后,“便是宸清真洞府,不烦梦想托纷纭”两句,点明了道士对于自己所处之地的评价——这里就是真正的洞天福地,无需再借助梦境去寻找纷扰之外的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道士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