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赏析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

唐 · 沈佺期
南省推丹地,东曹拜琐闱。
惠移双管笔,恩降五时衣。
出入宜真选,遭逢每滥飞。
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
案牍遗常礼,朋僚隔等威。
上台行揖让,中禁动光辉。
旭日千门起,初春八舍归。
赠兰闻宿昔,谈树隐芳菲。
何幸盐梅处,唯忧对问机。
省躬知任重,宁止冒荣非。

拼音版原文

nánshěngtuīdāndōngcáobàisuǒwéi
huìshuāngguǎnēnjiàngshí

chūzhēnxuǎnzāoféngměilànfēi
cángōngzhuōcáixièyúnwēi

ànchángpéngliáoděngwēi
shàngtáixíngràngzhōngjìndòngguānghuī

qiānménchūchūnshèguī
zènglánwén宿tánshùyǐnfāngfēi

xìngyánméichùwéiyōuduìwèn
shěnggōngzhīrènzhòngníngzhǐmàoróngfēi

翻译

在南方被推崇为丹青之地,我在东曹任职琐碎的官署。
蒙受恩典,赐予我两支官笔和四季换穿的官服。
进出朝廷皆需谨慎选拔,却时常遭遇不公正的升迁。
我自愧才能不足,无法像子云那样才华出众。
处理政务常常忽略常规礼节,与同僚间的等级差距明显。
在宫廷之上,礼仪繁复;在宫禁之中,光彩夺目。
朝阳照耀千门开启,初春时节我返回住所。
昔日曾得兰花之赠,如今谈论树木也暗含芬芳。
有幸置身于高位,却忧虑应对机要事务。
反省自身深知责任重大,岂能只为荣耀而忘本。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作品,名为《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于仕途生活的体验和感慨。

首句“南省推丹地,东曹拜琐闱”描绘了诗人在地方政府任职的情景,“省”指的是州或县级的行政区域,而“推丹地”则是对官府所在地理位置的美好描述。接着“东曹拜琐闱”表明诗人需要向东方的朝廷或高级官署汇报工作。

“惠移双管笔,恩降五时衣”显示了上级对诗人的奖赏和关怀,“惠移”是指上级的恩惠转移到诗人身上,“双管笔”象征着文职,而“恩降五时衣”则可能指的是朝廷按季节赐予官员的衣物。

“出入宜真选,遭逢每滥飞”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中的顺利和得意,“出入”指的是官员的升迁与调动,“宜真选”意味着这些变化都是基于公正的选拔准则,而“遭逢每滥飞”则形容诗人在仕途中不断取得成功。

“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和器具的谦虚态度,“器惭”指的是对自己的器量有所自愧,“公理拙”则是说自己的公正无私被认为是不够,而“才谢子云微”则是感激地接受他人的赞誉。

“案牍遗常礼,朋僚隔等威”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处境,尽管有着一定的礼仪和规矩,但同僚之间还是存在着隔阂和竞争。

“上台行揖让,中禁动光辉”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仕途高位的向往和追求,“上台”指的是朝廷或中央政府,而“行揖让”则是希望能够在那里有所作为,“中禁”可能是指宫禁或朝廷内部,而“动光辉”则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渴望。

“旭日千门起,初春八舍归”描绘了一种宏伟壮观和喜悦的心情,可能是在庆祝某个重要事件或是个人仕途上的成就。

“赠兰闻宿昔,谈树隐芳菲”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赠兰”可能指的是赠送香草,而“闻宿昔”则是在回忆过去的时光,“谈树”是对树木的讨论或欣赏,“隐芳菲”则形容树木中的幽静与芬芳。

最后,“何幸盐梅处,唯忧对问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感激,同时也担心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盐梅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状态,而“唯忧对问机”则显示出诗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感受和态度,既有对上级恩惠的感激,也有对个人才能的自省,更有对未来挑战的忧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