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书所得赏析

书所得

明 · 吴与弼
荆棘场中二十年,中间回首实堪怜。
欲从何处求心性,日用由来总是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书所得》一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自我认知以及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荆棘场中二十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历经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比喻人生的坎坷与挑战。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荆棘象征着生活的磨难与挑战,诗人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穿越了这些困难,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意志。

次句“中间回首实堪怜”,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雨洗礼后,诗人回望过去,内心充满了感慨与同情。这里的“回首”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蕴含了对生命历程中所遭遇挫折与痛苦的反思。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曾经苦难的同情,也有对自身成长的肯定。

接下来,“欲从何处求心性”,这句诗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如何寻找和理解自己的本性和真我?在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考验之后,诗人开始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试图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心性”不仅指个人的内在本质,也包含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最后一句“日用由来总是天”,揭示了诗人对于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领悟。他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而这些法则正是宇宙的根本秩序。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它强调了顺应自然、遵循宇宙规律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自我认知以及与宇宙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