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五子之歌(其五)赏析

五子之歌(其五)

唐 · 同谷子
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

注释

仇雠:敌人,仇敌。
万姓:万民,百姓。
遂:于是,就。
无依:没有依靠。
颜厚:脸皮厚,不知羞耻。
何曾:何曾,从来未曾。
解:懂得,理解。
忸怩:羞愧,不好意思。
五子:指五个儿子,也可能象征国家的栋梁。
既歌:已经歌唱,可能指叛乱或失势。
邦已失:国家已经失去。
一场:一次,整个。
前事:过去的事件,这里指国家的丧失。
悔难追:后悔也难以挽回。

翻译

对敌人的仇恨弥漫,使得百姓们失去了依靠。
那些厚颜无耻的人,从未懂得羞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哀和无奈的情感。"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亲朋好友、孤独无依的深切感受,其中“仇雠”指的是世间的恩怨,“万姓”则代表着广泛的人群,而“颜厚”则是形容面孔的丰满,这里用以比喻内心的沉重和外表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两句中,“五子”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五个兄弟,他们共同歌颂国家的繁荣,但现实中却已经丧失了这一切,"一场前事"则是泛指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悔难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深刻懊恤。

诗人通过这短暂而强烈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个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世事无常的深切体悟,同时也反映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关系。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浓郁,充分展示了古典文学中对内心世界描绘的精细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