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未识凤师面,早熟凤师名。
毓灵本岷峨,弱冠游神京。
出处忌非类,交结皆名卿。
高谈骇众听,雅唱归群英。
曩岁来淛阳,相逢水心亭。
论怀道且同,对坐眼弥青。
寻幽泛轻舟,待月步闲庭。
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
我寻住孤山,师亦往东明。
人间一为别,天上七周星。
江湖既相望,煦沫安足凭。
今年春之暮,草堂花飘零。
睡起乍凭栏,竹外闻人声。
忽报凤师至,屣履出相迎。
借问胡为来,告我以其诚。
度支司外计,夕拜临兹城。
二贤俱我旧,故得寻其盟。
夏来西湖西,为邻乐幽贞。
朝登隐君堂,暮叩中庸扃。
引望云山遥,销暑竹风清。
论诗贵无邪,体道极无形。
倏忽时节移,秋风拂簷楹。
趋装俄告别,鄞江指归程。
适来既无事,适去岂关情。
孤帆侵晓飞,归橹连宵鸣。
风波视世态,水月悟浮荣。
仍知臯鹤性,不为尘纲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赠予友人惟凤师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与凤师早年的相识、交往以及分别后的回忆,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凤师高尚品格的赞美。诗中提到凤师出身名门,才华出众,与名卿交往,高谈阔论,深受众人敬仰。他们曾在浙阳相遇,一同游历,探讨道义,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然而,别后各自东西,如同浮萍。诗人寓居孤山,凤师前往东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即使相隔遥远,他们仍保持着精神上的联系。当春天来临,诗人听到凤师来访的消息,急忙出门迎接,得知凤师因公事来到此地,他们又得以重聚。在西湖边,他们共同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讨论诗歌与道义,不为世俗所累。
随着季节转换,秋风起时,凤师准备离去,诗人虽感离别之痛,但明白这是自然之理,不关乎个人情感。他们的友谊经得起风浪考验,如同孤帆远行,归航的鸣橹,寓意着对世态的淡然和对人生浮华的领悟。最后,诗人以对凤师品性的肯定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与凤师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