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五)
宋 · 释月涧
迷不自迷,对悟立迷。
悟不自悟,因迷说悟。
悟乃迷之体,迷乃悟之用。
青天白日,切忌说梦。
悟不自悟,因迷说悟。
悟乃迷之体,迷乃悟之用。
青天白日,切忌说梦。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对比和辩证的方式,探讨了“悟”与“迷”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存在中的角色。
首先,“迷不自迷,对悟立迷。”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悖论式的观点:人们往往在追求“悟”时,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迷”。这里的“迷”,并非指无知或错误,而是指对真理的直接体验或理解的缺失。它强调了在追求知识或理解的过程中,有时我们可能会因为过于执着于某种形式的理解而失去对事物本质的直观感知。
接着,“悟不自悟,因迷说悟。” 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悟与迷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指出,真正的“悟”并非由自我实现,而是通过与“迷”的对话和互动而生发的。这里的“悟”,指的是对宇宙真理或本源的直接洞察,而这种洞察往往是在与“迷”的对抗和理解中获得的。
然后,“悟乃迷之体,迷乃悟之用。” 这句话将悟与迷的关系描述得更为深刻。它表明,悟是建立在迷的基础之上的,迷是悟的实践和应用。悟不是脱离迷的抽象概念,而是对迷进行深入探索后所达到的更高层次的理解。同样,迷也不是无意义的存在,它是悟的起点和过程。
最后,“青天白日,切忌说梦。” 这句话提醒读者,在追求真理和理解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和现实的态度,避免陷入虚幻的幻想或误解之中。它强调了在面对宇宙真理时,保持谦逊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悟与迷、真理与理解之间的复杂关系,鼓励读者在追求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勇于探索和超越表面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