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袁使君平寇歌(其一)赏析

袁使君平寇歌(其一)

明 · 佘翔
南国烽烟拥二酋,皖城千雉望旄头。
地当三辅惊多垒,谁向军中借箸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南方战事的紧张局势,以"南国烽烟拥二酋"开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敌军势力的强大和战争的烽火连天。"皖城千雉望旄头"一句,通过描绘皖城坚固的城墙和敌人的旗帜,暗示了战斗的激烈与守城者的警惕。

"地当三辅惊多垒"进一步强调了战事的广泛和复杂,"三辅"通常指古代的京畿地区,这里表示战事波及范围之广,敌军营垒众多。最后一句"谁向军中借箸筹"则富有深意,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战略决策的期待,暗示在这样的困境中,需要有智者出谋划策,犹如古代将领在军中借箸(筷子)思考对策。

整体来看,佘翔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明朝边疆战事的严峻形势,同时也流露出对军事智谋的渴望,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词语解释

多垒的意思:营垒众多。喻寇乱频繁。《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孔颖达 疏:“寇戎充斥,数战郊坰,故多军垒。” 宋 王禹偁 《平阳公主赞序》:“人心大归,兵势大振,卒见削平多垒,底定京师。” 宋 王禹偁 《拟长孙无忌让代袭刺史表》:“至于平定两京,并因英武,荡除多垒,皆是睿谋。” 明 文徵明 《南楼》诗:“敢言多垒非吾耻,空復崩天负 杞 忧。”...

烽烟的意思:[释义](名)烽火,多用于书面语。 [构成]并列式:烽+烟 [同义]战火、烽火...

借箸的意思:◎ 借箸 jièzhù[make a plan for others] 喻代别人出谋划策元载相公曾借箸, 宪宗皇帝亦留神。—— 杜牧《河湟》...

旄头的意思:(1).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担任先驱的骑兵。《汉书·燕剌王刘旦传》:“ 旦 遂招来郡国姦人,赋敛铜铁作甲兵,数閲其车骑材官卒,建旌旗鼓车,旄头先敺。” 颜师古 注:“敺与‘驱’同……凡此旄头先驱,皆天子之制。”《后汉书·儒林传上·杨政》:“武骑虎賁惧惊乘舆,举弓射之,犹不肯去;旄头又以戟叉 政 ,伤胷, 政 犹不退。” 唐 王维 《为羽林将军祭武大将军文》:“羽林孤儿,旄头突骑,罔不毕劝,为之元帅。”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国朝承 五代 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仅同藩镇,而尽去戈戟旌旗之...

南国的意思:[释义](名)〈书〉指我国的南部。 [构成]偏正式:南(国...

千雉的意思:形容城墙高大。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唐 杨敬山 《华山赋》:“见若咫尺田千亩矣,见若环堵城千雉矣。” 宋 范成大 《赏心亭再题》诗:“拂云千雉绕,截水万崖奔。”...

三辅的意思:(1). 西汉 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 汉 初京畿官称内史,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称三辅。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所皆在 长安 城中。《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 颜师古 注:“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引《三辅黄图》:“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 渭城 以西属右扶风, 长安 以东属京兆尹, 长陵 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