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其三)赏析

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其三)

清 · 钱澄之
山深物候早,一路莽春声。
谷鸟迎人立,岩花问客名。
驿疲军使缓,县远戍灯明。
庙议忧江、楚,慇勤此路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钱澄之在进入虔州道上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

首联“山深物候早,一路莽春声”,开篇即点出山深之处,万物复苏之早,春之声响彻山谷,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莽春声”不仅指春天的声音,也暗含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命力。

颔联“谷鸟迎人立,岩花问客名”,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生动场景。谷中的鸟儿仿佛特意迎接行人站立,岩壁上的花朵似乎也在询问行人的名字,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界的生物充满了灵性,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颈联“驿疲军使缓,县远戍灯明”,转而描写旅途中的人文景观。驿站的疲惫、军使的缓慢步伐,以及远处县城中明亮的灯光,这些细节勾勒出了旅途的艰辛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边疆守卫者的辛劳与坚守。

尾联“庙议忧江、楚,慇勤此路行”,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忧虑与关注,同时展现出他对于这段旅程的认真与慎重态度。通过“庙议”这一词语,暗示了朝廷或地方官府对于边疆事务的重视,而“慇勤此路行”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职责的尽心尽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既展现了旅途的景色,又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思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