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子厚宗侯贻书及诗见赠赋此奉答赏析

子厚宗侯贻书及诗见赠赋此奉答

明 · 王世贞
结得双缄学鲤形,商歌欲读更愁听。
龙当倦雨须名伏,鸿不高空可字冥。
纵许平原求自试,宁如中垒罢传经。
当年却悔无休汝,谁似君家眼代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子厚宗侯回赠书信及诗歌的回应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文学创作的深沉思考。

首联“结得双缄学鲤形,商歌欲读更愁听”,以“双缄”比喻友人的来信,形象地描绘了收到书信时的心情,如同鲤鱼跃出水面,既欣喜又略带忧愁。这里的“商歌”可能是指友人诗中的某些内容,诗人想要阅读却又因其中的情感而感到愁绪。

颔联“龙当倦雨须名伏,鸿不高空可字冥”,运用了龙和鸿雁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期待。龙在雨后需藏身于名山,暗示了才华需要适当的隐匿与沉淀;鸿雁不轻易高飞,意味着作品应追求内涵而非表面的华丽。

颈联“纵许平原求自试,宁如中垒罢传经”,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即使在广阔的平原上寻求自我尝试,也比停止传授经典更为可贵。这里既有对友人文学追求的鼓励,也有对传统经典的尊重。

尾联“当年却悔无休汝,谁似君家眼代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羡慕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当年如果能像友人那样勤奋不懈,或许能留下更多作品。最后,诗人以“谁似君家眼代青”收尾,既是对友人独特才华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能达到同样高度的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文人的风骨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