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
不伐人不知,我今代其说。
良将临大敌,前驱千万卒。
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
壮士磨匕首,勇愤气咆?。
一酣忘报雠,四体如无骨。
东海杀孝妇,天旱踰年月。
一酌酹其魂,通宵雨不歇。
咸阳秦狱气,冤痛结为物。
千岁不肯散,一沃亦销失。
况兹儿女恨,及彼幽忧疾。
快饮无不消,如霜得春日。
方知曲糵灵,万物无与匹。
注释
湛湛:清澈的样子。尊:古代的酒器。
伐:自夸。
前驱:先锋,先遣的士兵。
箪:竹篮。
赴死:毅然赴死。
咆?:形容猛烈的吼声,这里指壮士的愤怒。
雠:仇人。
四体:身体的代称。
东海杀孝妇:古代典故,指无辜被杀的孝顺女子。
秦狱:指秦朝的监狱。
冤痛:冤屈和痛苦。
儿女恨:指男女间的爱情悲剧。
幽忧疾:深深的忧郁和疾病。
曲糵:酒曲,酿酒的原料。
匹:相比,匹配。
翻译
杯中的酒清澈深沉,功劳卓著却从不自夸。如果不自夸人们就不会知道,我现在代替他来说话。
好将领面对强敌,先遣士兵千千万万。
一筐饭倒入河中,赴死的决心坚定不移。
壮士磨砺匕首,愤怒和勇气如狂风咆哮。
一醉方休忘记复仇,身体仿佛没有骨头。
东海处死了孝顺的妇人,天旱超过了整年的时间。
一杯酒祭奠她的灵魂,整夜雨水不停歇。
咸阳的秦狱中冤气凝结,千年不散,一浇即逝。
更何况那些儿女情长的遗憾,以及深重的忧郁病痛。
痛快饮酒没有什么不能消除,如同严霜遇到春日。
这才明白酒的神奇,世间万物无与伦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属于效仿南北朝时期诗人陶潜(也称陶渊明)的体裁。诗歌中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独特情感和哲理,以及面对人生苦难时的一种超然态度。
"湛湛尊中酒,有功不自伐" 表示诗人心中的酒宴之乐,虽然有所成就但并不自我夸耀。这种不张扬自己的美德,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谦逊美德的体现。
"良将临大敌,前驱千万卒" 描绘了一位勇猛的将领面对强敌时的英勇气概,这里借用战争场面的壮观景象来比喻诗人在精神世界中的坚定立场。
"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 则是说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心志如同决意赴死的勇士一样坚定不移。这里的“一箪”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酒器,意味着豪迈地将酒倾倒入河。
"壮士磨匕首,勇愤气咆?" 描写了一位壮士在磨砺兵器时那种激昂的情感和气势,这里是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坚强与不屈。
"一酣忘报雠,四体如无骨" 表示了饮酒后的畅快和释然,至于连仇敌也能暂时忘怀,身体轻松如同没有骨骼一样。
接下来的“东海杀孝妇,天旱踰年月”则是借用历史事件或传说来表达对悲惨命运的感慨和对不幸者的同情。"一酌酹其魂,通宵雨不歇" 则是在描绘诗人在夜晚独酌时的情景,那种心灵上的痛苦如同连绵不断的秋雨。
"咸阳秦狱气,冤痛结为物" 指的是古代咸阳城内秦始皇建造阿房宫的宏大工程,以及其中隐藏的人间疾苦和冤屈,这里是用来比喻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感受。
"千岁不肯散,一沃亦销失" 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连一瞬间也难以永恒。
最后,“况兹儿女恨,及彼幽忧疾”则是说到了人间的爱恨和隐秘的忧愁。而“快饮无不消,如霜得春日”则是在表达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这些烦恼,就像初春的阳光能融化冬雪一样。
"方知曲糵灵,万物无与匹" 最后一句是说诗人在这醉酒中才真正明白到生活中的种种曲折和复杂,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孤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