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职生之地而异端之书指为地下狱余窃非之
宋 · 家铉翁
五行木维仁,四德春维元。
混沦判八极,维东最为尊。
万形囿大化,生生此其门。
兹为九州镇,岂以三望论。
彼为异端说,怪诞惊愚昏。
妄指阳明地,同彼长夜阍。
愚人戢冥威,奔走不惮烦。
顽夫惊罪福,未死先飞魂。
年年春向晚,时事羞蘋蘩。
我在神即在,帝顾良亦繁。
混沦判八极,维东最为尊。
万形囿大化,生生此其门。
兹为九州镇,岂以三望论。
彼为异端说,怪诞惊愚昏。
妄指阳明地,同彼长夜阍。
愚人戢冥威,奔走不惮烦。
顽夫惊罪福,未死先飞魂。
年年春向晚,时事羞蘋蘩。
我在神即在,帝顾良亦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五行: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仁: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一种,指仁爱、慈惠。
混沦:混沌不清,形容天地初创时的状态。
八极:古代指天地四方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九州:古代中国的地域划分,泛指中国。
三望:可能指三足鼎立或三方势力。
异端:与主流思想不同的观点或学说。
阳明地:可能指阳明学派的思想区域或重要地点。
冥威:暗中或无形的威力,常指神秘力量。
时事:指当时的政治或社会状况。
神:古代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对象。
帝:古代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翻译
五行之中木代表仁,春天是四季之首。天地混沌分出八方,东方被尊为最崇高。
万物形态受大化包容,生机由此开启。
这是九州的支柱,岂能仅凭三足鼎立来衡量。
那是异端的言论,荒诞不经令人迷惑。
错误地指认阳明之地,如同黑夜守门人。
愚昧之人畏惧冥冥中的权势,却不知疲倦地奔波。
顽固的人对罪福感到惊慌,未死已先魂飞魄散。
每年春天渐近尾声,世事如浮萍般令人羞愧。
只要我在此,神灵就在,天帝的关注也频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所作,名为《东方职生之地而异端之书指为地下狱余窃非之》。诗中,作者以五行理论中的木象征仁德,春天代表四季之首,强调东方在天地间具有崇高地位。他批评了将东方视为异端的说法,认为这是荒谬的,如同黑夜的守门者,误导人们对于善恶的理解。
诗人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万物生于变化之中,而非盲目信从错误的教义。他认为,真正的权威和神明存在于人心中,而非单纯依赖于对某个方位的崇拜。同时,他对社会上迷信和无知的现象表达了忧虑,感叹每年春天逐渐逝去,而世事如浮萍般无常。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即使面临困境,他也坚信神明与正义依然存在,皇帝也会关注并处理这些是非问题。整首诗寓含哲理,批判了迷信和异端思想,倡导理性与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