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逸人陋居
废垣花蔓葛,荒圃草迷参。
藏帖存家业,脩方寓道心。
几回舟过处,柳下记相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芜的隐士居所景象。"小径入幽林",展现了通往居所的小路蜿蜒深入茂密的树林中,营造出一种僻静与自然融合的氛围。"斋房住更深",则暗示了主人在此深居简出,过着清修的生活。
"废垣花蔓葛,荒圃草迷参"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废弃的墙垣上爬满了藤蔓花卉,荒芜的菜园杂草丛生,显得有些冷落但生机盎然。"藏帖存家业,脩方寓道心"揭示了主人的身份,他珍藏书籍,以书为业,同时也通过研习医术(脩方)寄托着对道家精神的追求。
最后两句"几回舟过处,柳下记相寻"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逸人的敬仰和期待,他曾多次乘船经过,每次都会在柳树下回味并期待再次来访,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主人的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简朴生活,流露出对恬淡、宁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词语解释
草迷的意思:指婴儿出生时无啼哭声。《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不啼》:“小儿生下不能啼,俗语名之为草迷。”注:“儿生落地,啼声即发,形生命立矣。有不啼者,俗云草迷。多因临产时生育艰难,以致儿生气闭不通,所以不啼也。”...
更深的意思:◎ 更深 gēngshēn[deep at night] 夜深更深人静更深夜静...
过处的意思:(1).过片,从词的上片转入下片的地方。 元 范梈 《木天禁语》:“过处用两句,一结上,一生下,为最难,非老手非易了也。”《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过处第五句道:‘数声呜咽去青霄’,偷了 朱淑贞 作《雁》诗中第四句。”(2).经过之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风过处惟闻兰麝香。”《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只听那阵风头过处,把房门上那个门帘刮得臌了进来。”...
回舟的意思:犹回船。 南朝 齐 谢朓 《新治北窗和何从事诗》:“迴舟方在辰,何以慰延颈。” 唐 包何 《婺州留别邓使君》诗:“迴舟映沙屿,未远剩相思。”...
家业的意思:[释义](名)家产。 [构成]偏正式:家(业 [例句]他给儿女创下了许多家业。(作宾语)...
柳下的意思:(1).柳树之下。 北周 庾信 《小园赋》:“桐间露深,柳下风来。”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松江早春》:“柳下江餐待好风,暂时还得狎渔翁。” 宋 楼钥 《再题行看子》诗:“不知几出横门道,双立柳下青阴浓。”(2). 春秋 鲁 柳下惠 的省称。 汉 刘向 《列女传·柳下惠妻》:“ 柳下 既死,门人将誄之。妻曰:‘将誄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於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故 蘧 宁 以之卷舒, 柳下 以之三黜。” 宋 黄庭坚 《柳閎展才德甚美...
下记的意思:古代上级给下级的文书谓下记。 汉 王充 《论衡·谢短》:“文吏不晓吏道,所能不过案狱考事,移书下记。”《后汉书·钟离意传》:“﹝ 钟离意 ﹞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奏疏所以取记义者,古人施之上曰奏记,施之下曰下记。”...
相寻的意思:(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北史·源贺传》:“ 陈 将 吴明彻 寇 淮 南, 歷阳 、 瓜步 相寻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辙相寻,曾不知戒,内阁耳目犹人有先机议处,以肃戎行者乎?”(2).寻访;找寻。 唐 韦瓘 《周秦行纪》:“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 宋 朱熹 《丽泽堂》诗:“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水浒传》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寻着 吴用 、 刘唐 船隻,合做一处。”...
小径的意思:◎ 小径 xiǎojìng(1) [path]∶狭窄的道路(2) [minor diameter]∶(木材)直径小的小径木...
幽林的意思:幽深茂密的树林。 汉 班固 《西都赋》:“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 晋 左思 《魏都赋》:“菀以玄武,陪以幽林。” 唐 宋之问 《陆浑山庄》诗:“源水看花入,幽林採药行。” 清 姚鼐 《复鲁絜非书》:“其得於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
斋房的意思:斋戒的居室。 唐 沉佺期 《<峡山寺赋>序》:“斋房浴堂,渺在云汉。”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斋房产金芝,玉醴出金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