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虫
宋 · 王安石
蓼虫事业无馀习,刍狗文章不更陈。
隐几自怜居丧我,倨堂谁觉似非人。
难堪藏室称中士,祗合箕山作外臣。
尚有少缘灰未死,欲持新句恼比邻。
隐几自怜居丧我,倨堂谁觉似非人。
难堪藏室称中士,祗合箕山作外臣。
尚有少缘灰未死,欲持新句恼比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蓼虫:比喻生活简朴或专注于某事的人。事业:指人生追求。
馀习:剩余的习惯或传统。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比喻无关紧要的文字。
文章:这里指文学作品。
更陈:更新或重复。
居丧:守丧期间,因亲人去世而悲伤。
我:诗人自己。
似非人:像普通人一样。
藏室:深宅大院,比喻被隐藏的生活。
中士:中等地位的人。
外臣:指不在朝廷任职的人。
少缘:微弱的缘分或生存机会。
灰未死:指残存的生命力。
新句:新的诗篇。
比邻:邻居。
翻译
蓼虫一生的追求没有多余的习惯,草狗般的文字不再翻新。闲坐在几案上,自我怜悯,如同守丧中的我,坐在厅堂却无人察觉我的异样。
难以忍受被隐藏在深宅,只适合做山野之外的臣子。
虽然只剩下微弱的气息,但灰烬犹存,还想用新的诗句去打扰邻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它反映了王安石在仕途上的挫折与自我安慰的情感。诗中“蓼虫事业无馀习,刍狗文章不更陈”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不断创新,不满足于停留在旧成就上的态度。"隐几自怜居丧我,倨堂谁觉似非人"则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悲凉,感到自己被边缘化,如同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孤独存在。
"难堪藏室称中士,祗合箕山作外臣"一句,透露出作者对于当前政治环境的不满与自己的处境感受。最后两句“尚有少缘灰未死,欲持新句恼比邻”则表达了诗人即便身处逆境,也仍旧保持着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王安石特有的政治理想、文学追求以及个人的悲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