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五首(其四)
唐 · 李中
春郊饮散暮烟收,却引丝簧上翠楼。
红袖歌长金斝乱,银蟾飞出海东头。
红袖歌长金斝乱,银蟾飞出海东头。
注释
春郊:春天的郊外。饮散:聚会结束。
暮烟:傍晚的炊烟。
却引:然后带领。
丝簧: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翠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红袖:女子的红色衣袖,借指唱歌的女子。
歌长:歌声悠长。
金斝:古代的一种酒器,泛指酒杯。
乱:纷乱,形容酒杯交错。
银蟾:明亮的月亮,这里指月亮。
海东头:东方海边,象征远方或天边。
翻译
春天郊外的聚会结束,暮色中的炊烟渐渐消散,我们又引领着音乐队伍登上装饰华丽的楼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郊游情景的诗句,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间欢乐的赞赏。开头“春郊饮散暮烟收”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郊外饮酒散策,随着暮色渐浓,余晖被收拾的画面,给人一种闲适自得的感觉。
接着,“却引丝簧上翠楼”则描绘了一幅诗人返回后,轻轻拉动琴弦(丝簧),登上碧绿的楼阁,准备继续享受春日悠然时光的情景。这里的“翠楼”不仅是实景的描写,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第三句“红袖歌长金斝乱”,通过“红袖”指代女乐师,“金斝”则象征着高档酒具,表达了一场春日宴饮中欢声笑语的热闹气氛。诗人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当时音乐、美食与美酒交织而成的愉悦情境。
最后一句“银蟾飞出海东头”,则是对夜空中明亮月牙(银蟾)的描绘,伴随着诗人宴饮至深夜,月亮似乎也从远方的大海升起,与诗人的欢乐时光相呼应。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郊游、宴饮音乐和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享受与赞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心中对于友情和美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