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其十九)
斜照含颦。
花信忽忽记不真。
枨枨帘幕深深院,红剩香尘。
绿作浓云。
柳外楼高望远人。
词语解释
枨枨的意思:(1).传说中取人内脏的恶鬼。《南史·梁纪上·武帝》:“夏六月,都下讹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旧唐书·太宗纪下》:“秋七月庚辰,京城讹言云:‘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递相惊悚。”《新唐书·五行志二》:“ 贞观 十七年七月,民讹言官遣棖棖杀人,以祭天狗。云其来也,身衣狗皮、铁爪,每於闇中取人心肝而去。”(2).象声词。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唐 王叡 《祠渔山神女歌》之二:“棖棖山响答琵琶,酒溼青莎肉饲鸦。” 清 陈维崧 《望江南·寄东皋冒...
高望的意思:(1).登高远望。《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唐 司空曙 《送郑况往淮南》诗:“登树因高望,停橈放溜閒。” 明 傅汝舟 《屴崱峰酬陈子惟濬》诗:“秋日同高望,秋空指顾间。”(2).高门望族。《北齐书·祖珽传》:“ 珽 推崇高望,官人称职,内外称美。”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自古高望华阀,品升于朝,门地著于天下。”...
高望的意思:(1).登高远望。《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唐 司空曙 《送郑况往淮南》诗:“登树因高望,停橈放溜閒。” 明 傅汝舟 《屴崱峰酬陈子惟濬》诗:“秋日同高望,秋空指顾间。”(2).高门望族。《北齐书·祖珽传》:“ 珽 推崇高望,官人称职,内外称美。”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自古高望华阀,品升于朝,门地著于天下。”...
含颦的意思:亦作“ 含嚬 ”。谓皱眉。形容哀愁。 唐 刘禹锡 《春去也》词:“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前蜀 韦庄 《浣溪沙》词:“日高犹自凭朱栏,含顰不语恨春残。” 清 龚自珍 《虞美人》词:“湘帘放下悄含顰,生怕梨花和月射啼痕。”...
忽忽的意思:◎ 忽忽 hūhū(1) [frustratedly;absent-minded]∶失意貌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2) [time,pass in a flash]∶时间快速飞逝的样子离开杭州,忽忽又是一年...
帘幕的意思:◎ 帘幕 liánmù[hanging curtain] 遮蔽门窗用的大块帷幕拉开帘幕,旭日当窗...
三月的意思:◎ 三月 sānyuè(1) [march]∶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2) [the third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the third 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3) [three months]∶三个月...
深深的意思:◎ 深深 shēnshēn(1) [deep;keen]∶形容程度深或强烈在深深的痛苦中(2) [far]∶指进入的距离远把桩深深打进地下...
香尘的意思:(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 沉佺期 《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宋 柳永 《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明 唐寅 《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
斜照的意思:◎ 斜照 xiézhào(1) [shine sideways]∶光线斜着照射(2) [setting sun]∶斜阳;夕阳...
厌厌的意思:整齐茂盛貌;秀美貌。《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緜緜其麃。” 郑玄 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1).安静;安逸。《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毛 传:“厌厌,安静也。” 晋 陶潜 《咏二疏》诗:“厌厌閭里欢,所营非近务。” 逯钦立 校注:“厌厌,安逸貌。” 元 侯克中 《醉花阴》套曲:“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
远人的意思:◎ 远人 yuǎnrén(1) [people who become estranged]∶疏远的人(2) [people who live far away from here]∶远处的人...
记不真的意思:不能记得真切,印象模糊。 元 尹廷高 《庚子营又青旧业》诗之二:“足间红缕犹无恙,巷口斜阳记不真。” 明 汤式 《一枝花·赠妓明时秀》套曲:“记不真,咏不到,子除是再入 桃源 走一遭,恁时节不落分毫。”《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可又记不真是头一天是当天,因此半夜里盼到天亮,还见不着个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