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宫闻滴漏
唐 · 严巨川
玉漏移中禁,齐车入太清。
渐知催辨色,复听续馀声。
乍逐微风转,时因杂佩轻。
青楼人罢梦,紫陌骑将行。
残魄栖初尽,馀寒滴更生。
惭非朝谒客,空有振衣情。
渐知催辨色,复听续馀声。
乍逐微风转,时因杂佩轻。
青楼人罢梦,紫陌骑将行。
残魄栖初尽,馀寒滴更生。
惭非朝谒客,空有振衣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玉漏:古代用玉制成的计时器,特指漏壶。中禁:皇宫的中央,禁中,指皇帝所居之处。
齐车:排列整齐的车辆,这里指朝见的车队。
太清:指天空或宫禁之中,此指宫城深处。
辨色:辨别天色,此处指天色渐明。
续馀声:指更鼓声逐渐停止,但还能听到一些回响。
乍逐:偶尔,间或。
微风转:随着微风转动,可能指帘幕或珠帘。
杂佩:多种玉佩相击的声音,这里代指人的走动。
青楼:古代多指显贵人家的闺房,也指娱乐场所,这里泛指居住处。
紫陌:京城中的大路,因古代常以紫色象征尊贵,故名。
骑将行:骑马的官员准备出发上朝。
残魄:指月亮的余晖,即将消失的月光。
馀寒:剩余的寒气,清晨的寒意。
滴更生:露水开始形成,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新一天的开始。
惭非:惭愧不是。
朝谒客:早晨上朝的大臣。
振衣情:整理衣裳准备上朝的心情,振衣即整理衣裳的动作,象征着一种庄重的态度。
翻译
玉制的计时器在宫中移动,朝见的车队进入宫城的深处。渐渐地天色被晨光催促变亮,又听见断断续续的更鼓余音。
微风偶尔吹动,珠帘随之轻轻旋转,不时因碰触到身上的佩饰而发出细碎声响。
青楼上的人们结束了一夜的梦境,紫陌上骑马的官员即将开始他们的行程。
月亮的余晖几乎消失殆尽,而寒露却在滴滴生成,预示着新的一天。
惭愧自己并非早朝的臣子,心中空有整理衣冠上朝的激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更深,玉漏(古代计时器)声响,警示时间已过中宵的宫廷景象。"齐车入太清"则是说宫中的车辆都进入了太清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庄重的氛围。
诗人通过"渐知催辨色,复听续馀声"表达了夜深人静时分,漏水滴答的声音越发清晰,每一次滴答都如同在催促时间的流逝。同时,诗人还捕捉到了微风中佩玉轻轻摇曳的声音,以及青楼之上的人们梦醒后的寂静。
"紫陌骑将行"则描写了夜晚宫中的侍卫准备出发巡逻的情景,而"残魄栖初尽,馀寒滴更生"则是说黎明前的最后一丝昏暗中,露水的冷气依旧存在,时间似乎在这宁静与寂寞中缓缓流淌。
诗人通过"惭非朝谒客,空有振衣情"表达了对未能早早见到君王的歉意,以及即便如此,内心仍怀抱着想要为君王服务的忠诚与热忱。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在深夜中对于时间流逝、朝廷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和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