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七月二十三夜记梦诗二首(其一)
感时徒愤郁,吊古独悲哀。
夜雨凄庭草,秋花老石苔。
客怀消不得,怅望一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诗人通过"历历青山出,翩翩白雁来"展现了清晰的山峦和归雁的景象,富有动态感。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时事的感慨和对古人的凭吊,内心充满愤郁与悲哀,情感深沉。
"夜雨凄庭草,秋花老石苔"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夜雨打湿庭院的草木,秋花在石头上凋零,显示出时光的无情和岁月的沧桑。最后,诗人以"客怀消不得,怅望一徘徊"收束,表达了羁旅在外的愁思无法消解,只能满怀惆怅地独自徘徊,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怀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词语解释
白雁的意思:见“ 白鴈 ”。...
悲哀的意思:[释义](形)伤心;难过。侧重于内心的哀愁。一种幻灭似的悲哀;抓住了他的心灵。 [构成]并列式:悲+哀 [例句]他十分悲哀。(作谓语)感到悲哀。(作宾语)悲哀的神情。(作定语)[同义]悲伤、悲痛[反义]欢乐、欢喜、喜欢、喜悦...
不得的意思:◎ 不得 bùdé[may not;be not allowed]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怅望的意思: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吊古的意思:◎ 吊古 diàogǔ[visit a ruin… and ponder on the past] 凭吊古迹...
愤郁的意思:愤恨抑郁。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状》:“臣自到 西京 以来,朝夕伏听朝廷惟新之政,以为必务明四目,达四聪,以发天下积年愤鬱之志。”《东周列国志》第三一回:“ 鲍叔牙 愤鬱发病而死, 齐 事从此大坏矣。”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媚 日以金钱投琼卜余中否。及榜发落第,余乃愤鬱成疾。”...
感时的意思: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感时的意思: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客怀的意思:身处异乡的情怀。 宋 张咏 《雨夜》诗:“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宋 戴复古 《度淮》诗:“一雨足秋意,孤吟写客怀。” 元 萧允之 《蝶恋花》词:“已是客怀如絮乱,画楼人更回头看。”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磵香父子遗诗》:“年年书自达,转觉客怀孤。”...
历历的意思:[释义](形)(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或一件件清清楚楚的。 [构成]叠音式 [例句]历历在目。(作状语)[同音]厉厉、呖呖、沥沥...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翩翩的意思:[释义](1) (形)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翩翩起舞。(作状语) (2) (形)〈书〉形容举止洒脱(多指青年男子)。翩翩少年。(作定语) [构成]叠音式...
青山的意思:◎ 青山 qīngshān[green hill]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石苔的意思:石上滋生的苔藓。 唐 杜甫 《雨》诗之四:“ 楚 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 唐 张祜 《东山寺》诗:“寒色苍苍老柏风,石苔清滑露光融。”...
雁来的意思:亦作“鴈来”。即雁来红。 清 黄宗羲 《小园记》:“至於丽春、款冬、丈红、段锦、鴈来、燕麦……丛生砌下,递换疄间。”参见“ 雁来红 ”。...
消不得的意思:亦作“ 消不的 ”。1.受用不得。 唐 白居易 《哭从弟》诗:“一片緑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你道他一介儒,消不的千钟粟。”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不韵·党进画真》:“ 党进 命画工写真。写成,大怒,詰画师云:‘我前时见画大虫,犹用金箔贴眼,我消不得一对金眼睛?’”(2).少不得。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一折:“消不的你请我坟院里坐一坐,教你祖宗教得生天。”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你为官消不得人伏侍,你忙杀呵写不得那半张纸。”(3).抵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