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曹侍郎(其三)
宋 · 方岳
笔橐上严宸,真为侍从臣。
袖中周礼在,言外孔堂春。
亟草閒居赋,宁惭勇退人。
空馀文作冢,书带已成尘。
袖中周礼在,言外孔堂春。
亟草閒居赋,宁惭勇退人。
空馀文作冢,书带已成尘。
注释
笔橐:装有笔墨的袋子,代指文具或官印。严宸:皇帝的威严。
侍从臣:宫廷近臣。
周礼:古代中国的礼制,这里可能象征着儒家文化。
孔堂:孔子讲学的地方,代指儒家学问。
亟草:急忙起草。
閒居赋:闲居时写的诗或文章。
勇退人:主动退位的人,有谦逊之意。
文作冢:堆积如山的文章,比喻著作丰富。
书带: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书带,象征学问。
已成尘:形容书籍积尘已久,暗示时光流逝。
翻译
笔袋上承载着皇帝的威严,我真是宫廷近臣。袖子里藏着周公的礼仪,言语间流露出儒家的春风。
急忙写下闲居的诗篇,我怎会因退位而感到羞愧。
只剩下文章堆积如坟,书籍上的书带已蒙尘。
鉴赏
诗中“笔橐上严宸,真为侍从臣”两句,通过对“笔橐”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作为一名文臣,对于朝廷政务的参与和认同。在古代,文臣多以笔墨为职,故“笔橐”成为文臣身份的象征。而“真为侍从臣”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官职地位,表明其是真正的近侍之臣。
“袖中周礼在,言外孔堂春”两句,则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掌握。古代士人多怀袖中有书,以示其学问渊博。而这里的“周礼”,指的是古代的典章制度,而“言外孔堂春”则是说诗人的言谈举止皆带有儒家学说的气息,给人以温文尔雅之感。
接下来的“亟草閒居赋,宁惭勇退人”两句,表现了诗人在仕途上的选择和自我反省。“亟草閒居赋”中的“亟草”,有急促草书之意,可能是指诗人在闲居时仍不忘著述,以此自娱。而“宁惭勇退人”则显示了诗人的谦逊态度,对于那些敢于直言和勇于退隐的人物保持一种敬意。
最后,“空馀文作冢,书带已成尘”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往文学遗产的感慨。“空馀文作冢”,形象地描述了古籍浩如烟海,而“书带已成尘”则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对于那些已经被时间掩埋的知识和文化的怀念。
综上所述,方岳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份、文化态度、仕途选择以及历史感慨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宋代文臣的多重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