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出郊劝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麦之忧因成八绝(其二)赏析

出郊劝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麦之忧因成八绝(其二)

宋 · 王十朋
二麦青黄雨失时,老农相顾但嗟咨。
使君徒用虚文劝,稼穑艰难未必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农民面对天灾时的无奈与困境,以及官府表面劝导与实际对农民疾苦理解不足的对比。

首句“二麦青黄雨失时”,形象地展现了春末夏初时节,麦田一片青黄,正当作物生长关键期,却遭遇雨水不足的状况。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不配合,更是对农民辛勤耕耘的打击,预示着可能的歉收。

次句“老农相顾但嗟咨”,通过老农们的相互望向,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哀叹与焦虑。在农业社会中,老农们是经验的积累者,他们的担忧和叹息,反映了整个社区对于未来收成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第三句“使君徒用虚文劝”,点出了官府层面的应对措施。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地方官员,“虚文劝”则暗示了官府的劝导行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帮助或解决办法。这种表面功夫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脱节,凸显了官民之间信息传递与执行效率的问题。

最后一句“稼穑艰难未必知”,直指核心问题——官府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农民稼穑的艰辛。这不仅涉及知识层面的不了解,更触及到情感层面的共情缺失。农民的辛劳与困境,对于远离土地、更多依赖行政手段解决问题的官僚而言,可能是难以感同身受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揭示了宋代社会中农业与官府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与无助。它不仅是一幅历史画卷的片段,也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思。

猜你喜欢